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80篇
  免费   140篇
  国内免费   17篇
各国政治   115篇
工人农民   94篇
世界政治   102篇
外交国际关系   513篇
法律   1535篇
中国共产党   545篇
中国政治   1245篇
政治理论   354篇
综合类   15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158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129篇
  2014年   150篇
  2013年   290篇
  2012年   318篇
  2011年   447篇
  2010年   549篇
  2009年   544篇
  2008年   515篇
  2007年   595篇
  2006年   596篇
  2005年   493篇
  2004年   182篇
  2003年   162篇
  2002年   177篇
  2001年   163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浅论媒介与女性形象的互动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女性问题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消除性别误解,树立正确的性别印象。这就需要用"性别误解"这一概念取代"性别歧视",目的在于变性别等级为性别差异。广告和影视作品中流露的"性别误解",强化或改变了受众的性别印象,而受众的性别印象又是媒介表达的动力和来源。在这个过程中,媒介起了强大的作用,因此也承担着主要的责任。性别误解不仅仅是女性自身发展的障碍,也阻碍了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大众传媒可以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促进女性性别误解的改变,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32.
引言民法是一个以权利为核心而构筑起来的制度体系,基于“无救济即无权利”之理念,对于权利救济理论的研究,应当成为民法理论中关于权利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就私权结构而言,民法为保护特定利益而设置的权利,并不只是一种静止的权利,而是设定了一系列前后相连的权利,前面的权利  相似文献   
933.
宗教自由同其他权利、自由一样,也不是没有界限的,一定程度上还需要国家的限制。同时,不能忽视的是,国家对宗教自由权的限制也是应当受限制的。一般而言,国家限制宗教自由应当遵守宗教自由法律保障的基本原则,即宗教自由原则、宗教平等原则、国家中立原则、宗教宽容原则。国家限制宗教自由的特有原则和界限,具体包括国家限制宗教自由应当遵守特有原则,即宪法保留原则、法律保留原则和比例原则以及国家限制宗教自由的界限——公共利益两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934.
公众参与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是一个诱致性制度变迁过程。循环经济法视野下公众参与机制的基本要素有三个方面:公民参与的环境权;政府公开有关资源环境和生态的信息;健全的非政府组织。根据循环经济公众参与机制的基本要素和当前我国循环经济公众参与的现状与不足,从确保公民可实施的环境权、扩大循环经济信息的“公开性”及“透明度”、促进非政府组织参与资源环境及生态管理、优化公众参与的平台和程序等方面构建了公众参与循环经济的支持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935.
论文基于利益博弈分析,论证了水环境治理有必要强化政府管制,单纯的市场机制和自主治理都不具有可持续性;与"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机制相比较,政府主导型综合治理机制在效率和降低交易成本上更具有优势。近年来,云南滇池治理取得积极进展的经验表明,建立政府主导型综合性治理机制对提升水环境治理成效具有显著贡献。  相似文献   
936.
以跨部门的复合治理方式取代碎片化的单一治理方式已成为公共事务治道变革的主要趋向。社会复合主体作为杭州首创的公共事务新型治理载体,因其良好的治理绩效而受到国内学界的较大关注。本文基于复合治理理论诠释了社会复合主体的生成及其意义,对杭州运河综保工程的复合治理实践进行个案剖析,并在反思个案运行困境的基础上,对社会复合主体发展的主客观条件及其走势作了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937.
自媒体时代政府如何应对微博传播中的“塔西佗陷阱”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自媒体时代,微博让每一个公民都可能成为记者,对周围发生的事件进行主动记录并传播,这一定程度上会推动国家民主法治的进程;但相应地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谣言丛生。本文以"7.23"温州动车事故为例,分析微博作为新兴的信息发布平台在此次事件中所起到的舆论推动作用、谣言传播及其对政府公信力的削弱,探讨政府在自媒体时代如何应对微博传播中的"塔西佗陷阱"。  相似文献   
938.
China scholars have examined the ‘China threat’ theory from various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offered a range of explanations for the theory's emergence and forecast the potential implications for US–China relations. However, few scholars have empirically studied the ‘China threat’ theory through the lens of the US media. This is a critical oversight, because the media plays a pivotal role in shaping US public opinion and US foreign policy, and the media is a key channel for ‘China threat’ dissemin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This study seeks to redress this oversight by empirically examining ‘China threat’ coverage in the US print media over a 15-year period from 1992 to 2006. We use content-analysis methodology to systematically collect, code and analyze ‘China threat’ data from five major US newspapers and to track the frequency and content of this coverage over time.

Our analysis reveals many interesting patterns in ‘China threat’ media coverage. First, the initial emergence of ‘China threat’ arguments in the US print media corresponded with the sharp upward turn in China's economic growth rates in the early 1990s. However, since the early 1990s, ‘China threat’ coverage has not mirrored China's steady growth. Rather, the media coverage was cyclic, featuring three key peaks (1996, 2000 and 2005) followed by subsequent declining interest. Second, our analysis reveals that the focus of these stories also varied over time. Perceptions of China as a political/ideological threat dominated media coverage in the earlier years (1992–1994) but steadily declined after 1995 and totally disappeared from the US print media after 2001. Perceptions of China as a military/strategic threat replaced political/ideological concerns in 1995, and the military focus has dominated media coverage ever since. Perceptions of China as an economic/trade threat persisted steadily throughout the 15-year time period with a clear uptick in recent years. We conclude this analysis by turning to the literature on realism, agenda setting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o offer possible explanations for these empirical trends.  相似文献   

939.
杨英  张浩良 《中国发展》2012,12(2):60-66
研究广东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空间布局对于广东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意义重大。该文介绍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布局的三种基本模式,在此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空间聚类进行实证分析,对广东21个地级市进行空间布局模式的划分,并从布局机制、布局模式、布局区位以及布局策略等方面为科学布局广东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40.
论耕地质量与产能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多年来,中国通过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耕地数量快速下降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在耕地面积基本稳定的前提下,着力提高耕地质量、提升耕地产能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途径。该文论述了耕地质量的内涵与提升耕地产能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