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02篇 |
免费 | 0篇 |
专业分类
各国政治 | 8篇 |
工人农民 | 8篇 |
世界政治 | 10篇 |
外交国际关系 | 21篇 |
法律 | 87篇 |
中国共产党 | 27篇 |
中国政治 | 56篇 |
政治理论 | 14篇 |
综合类 | 71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10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10篇 |
2013年 | 15篇 |
2012年 | 17篇 |
2011年 | 26篇 |
2010年 | 32篇 |
2009年 | 23篇 |
2008年 | 19篇 |
2007年 | 32篇 |
2006年 | 31篇 |
2005年 | 19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12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3篇 |
199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论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学风的蜕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是由政府主导并采用行政手段自上而下推动的结果,具有明显的经济实利性。这种特征与高速发展的进程带来许多负面效应,尤以学风的蜕变为突出,表现出功利性的学术目的与实利性的操作手段和自下而上的蔓廷方式的特点。它直接制约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进程与走向,使我们不得不进行认真的反思。 相似文献
122.
对于检察学概念的界定和检察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学界一直众说纷纭.作为一门研究检察制度和检察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检察学的独立法学学科的地位还没有得到普遍认可,基本理论研究还较为薄弱.因而从宏观上入手探讨检察学这门学科所应承担的学科使命,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检察学理论体系应当包括检察权的基本原理、公诉权的基本理论、检察制度、检察工作、国外检察制度和实践的研究等内容,对于检察学的理论研究走向规范化将具有一定的理论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3.
本文通过对现实案例的采集与分析,发现部分一线警务人员存在着对他人和自我信任感的缺乏,并导致行为异常。针对这些不良的心理及行为问题,本文概括出几种解决信任危机和重建自信的治疗方法,希望对培养和建设现代警务人员队伍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4.
赵晓泊 《西安外事学院学报》2006,(4)
西安市三环路工程是建国以来西安市最大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62.5亿元,计划工期为2004—2007年。西安市三环路是一条重要的城市快速环路,它除了具有快速路系统枢纽的功能外,在西安市形态、发展战略、城市建设各方面都有特殊的作用,但是三环路的建设很可能会给西安市的发展带来严重问题:交通拥堵、环境污染、房价高涨。 相似文献
125.
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范晓波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9(5):18-23
合理使用是著作权法实现创作者、传播者和使用者权利平衡的一项重要制度。因此 ,在适用这项制度过程中 ,不能任意地 ,无原则地扩大或缩小合理使用的范围 ,过于强调或是轻易忽略任何一方利益 ,否则都将导致利益失衡 ,最终阻碍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繁荣。 相似文献
126.
翟富生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1(4):8-9
本文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剖析了形式主义的种种表现及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危害,挖掘了形式主义产生的根源,并据此提出了克服形式主义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7.
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是我国对罪犯实行刑罚执行社会化改革的试点之一,也是我国现行刑罚执行制度的一个重要补充。国外刑罚执行社会化主要以教育刑思想为核心,保持较高的假释适用比率,挖掘开放式监狱的过渡功能,推行开放式处遇,保持罪犯矫正的社会参与,适用非监禁刑。我国监狱刑罚执行的重要目的之一在于改造罪犯,贯彻具有我国特色的行刑社会化,是探索完善刑罚执行制度,提高教育改造质量的需要。同时,也是中国刑事司法改革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8.
日本民主党主政后为实现长期执政的目标,在强化对华关系的同时,也会赋予对华外交更多战略性的色彩.然民主党既和自民党同为保守政党,也坚持把对华关系定位为以日美同盟为基轴的对外关系整体的一个局部,加上日本国内外诸要素和自身条件的制约,其对华政策的转换不仅空间有限,且也存在着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29.
130.
罪刑法定原则与刑法司法解释在刑法适用中扮演着不同角色,却同样重要.罪刑法定原则是刑法保障人权、限制刑罚权的内在要求.刑法司法适用的过程是规范与事实磨合的过程,它离不开刑法司法解释,从而有必要对罪刑法定原则与刑法司法解释的张力予以调节,即从刑法目的和价值的高度寻求二者的共通性,以社会实践的基本需求为基点分析二者统合的可能性,对罪刑法定原则之"法"与"定"重新认识,通过各种角度、方式对刑法司法解释进行合法规制,将罪刑法定原则与刑法司法解释在总体的抽象性包客关系中的压力与张力控制在一个合理的维度,最终达到良性互动与相对平衡的状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