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人农民   19篇
世界政治   18篇
外交国际关系   9篇
法律   43篇
中国共产党   243篇
中国政治   251篇
政治理论   94篇
综合类   22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关键环节、重点领域。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是推进“四个全面”的中坚力量,也是推动“四个全面”的组织者、实践者、推动者。青岛市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学习领导班子带动学习,重点抓好市委中心组学习,将市委中心组打造成推进“四个全面”的“排头兵”和“火车头”,努力为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提供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92.
安徽滁县地区凤阳县流传着这样一首民歌:“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元璋(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如今搞了大包干,年年丰收有余粮。”这是凤阳的真实写照,也是整个滁县地区的缩影。从实行大包干(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通俗称呼)开始,改革大潮推动滁  相似文献   
193.
中华文明之所以五千多年绵延不绝,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成为世界历史中最为古老而又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就是因为我们民族具有强劲的传承力和非凡的凝聚力。今天,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我们要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掌握主动,要抵御西方敌对势力对我进行“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十分紧迫。  相似文献   
194.
两年前,安徽省合肥市被人们称为“城在垃圾中,垃圾在城中”。两年后,合肥市旧貌变新颜。今天,无论是本地的市民,还是一些外来的客人,都会由衷地赞叹:合肥变了,变净了,变绿了,变亮了,变高了,变美了!合肥市先后获得了“全国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  相似文献   
195.
知识分子作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在国家政治结构中具有“领导地位”的特征党外知识分子作为统战工作对象,在国家政治结构中又具有“被领导地位”的特征——如何理解这两种似乎矛盾的现象呢?  相似文献   
196.
市直机关党工委根据江泽民同志关于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的重要讲话精神,组织力量,对市级机关干部队伍素质状况作了专题调查。调查情况表明,市级机关干部队伍的基本素质是好的,但是,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与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五条基本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相似文献   
197.
最近,我们结合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和中共湖北省委七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对我省高校党的作风建设进行了一次专题调查。  相似文献   
198.
去年年末,由共青团长沙市委宣传部牵头,市公安局、中级人民法院、司法局、物资局、长沙火柴厂、湖南开关厂、新生水泥厂、长沙监獄等8个單位团组织参加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就全市青少年犯罪问题进行了为期四十多天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全市青少年犯罪问題已日趋严重,它突出地反映了当前社会风气没有根本好转的一个侧面。青少年犯罪有  相似文献   
199.
二十城市研究生生活价值观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问题的提出 生活价值观是社会价值观念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生存、发展过程中选择和判断区分什么样的生活目的最有意义,什么样的生活态度最积极,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最令人满意等基本而重要问题的观念系统;或者说是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确定选择什么样的生存与发展模式最有价值的标准,并作为主体规范自身行为的心理倾向系统。简言之,生活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社会生活及其意义的总评价和看法。我们的问卷调查表就是基于这一理论认定,并借鉴莫里斯(Morris)编制的“生活方式问卷”(Ways to Live Questionnaire)和罗克奇(Rokeach)编制的“价值调查表”(Values Survey)设计而成。  相似文献   
200.
如果说城市,作为人类聚集生活的最高体现,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那么城市化,尤其是以工业化为先导和驱力的城市化,则是人类现代文明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对于中国广大农民来说,多少年来,有着一个共同的愿望,这就是成为城市的人,像城市人那样学习、工作、过现代化的生活。党的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