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20篇 |
免费 | 33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各国政治 | 13篇 |
工人农民 | 19篇 |
世界政治 | 71篇 |
外交国际关系 | 61篇 |
法律 | 406篇 |
中国共产党 | 367篇 |
中国政治 | 557篇 |
政治理论 | 226篇 |
综合类 | 23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25篇 |
2022年 | 28篇 |
2021年 | 18篇 |
2020年 | 27篇 |
2019年 | 24篇 |
2018年 | 17篇 |
2017年 | 15篇 |
2016年 | 16篇 |
2015年 | 31篇 |
2014年 | 119篇 |
2013年 | 65篇 |
2012年 | 81篇 |
2011年 | 105篇 |
2010年 | 100篇 |
2009年 | 100篇 |
2008年 | 88篇 |
2007年 | 141篇 |
2006年 | 114篇 |
2005年 | 81篇 |
2004年 | 85篇 |
2003年 | 74篇 |
2002年 | 65篇 |
2001年 | 68篇 |
2000年 | 62篇 |
1999年 | 65篇 |
1998年 | 44篇 |
1997年 | 26篇 |
1996年 | 47篇 |
1995年 | 34篇 |
1994年 | 34篇 |
1993年 | 16篇 |
1992年 | 22篇 |
1991年 | 26篇 |
1990年 | 22篇 |
1989年 | 16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3篇 |
1979年 | 2篇 |
1966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60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从农民到公民——宪法与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性视角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农村最为缺乏的东西是农民的主体性,因而主体性建设乃新农村建设的第一要务.这种主体性建设的过程,就是让农民转变为公民的过程,它的本质便是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因为,"农民"不仅仅是一种职业,而且也是一种身份.作为一种职业的"农民"是可以通过社会分工改变的,但作为一种身份的"农民"却只能通过制度的变革才能摆脱. 相似文献
42.
43.
《黄帝四经》新见:中国法治与德治科学观的反熵运行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黄帝四经>的记载,黄帝创造和传播了法治与德治及个人自由的观念;而且自黄帝始,这些观念就已出现在中国社会.本文先将源于黄帝的中国思想与当代中国理论熔为一炉,强调黄帝的思想与实践构成中国法治与德治科学观的基础.之后将西方的科学观念概括为万物皆为信息.因信息学认为比特为万物的本原,而物理学认为反熵导致了秩序和生命,同样,黄帝倡导的先予后取原则就是人类秩序的本原.最后,本文揉合中国思想与西方的科学观,凝炼出黄帝思想体系的核心所在:法治与德治科学观的反熵运行体系.这个体系奠基于先予后取原则,取就是熵,予就是反熵.在人类社会中,反熵组织创造和分配了秩序,因此可以将其表述为所有可欲物的创造和分配都是取(反熵)与予(熵)之间的交换.就向所有人更公平地创造与分配可欲物而言,反熵运行体系是迄今为止人类所发明的最强大、最有效率的体系.具体讲,中国法治与德治科学观体现为五条天命:仁、义、权利和义务一体、杨朱六大自由、一个管制而自由开放的市场体系.更具体地涵盖四个部分:商鞅关于法治的科学观、孔子提出的互惠正义与道德黄金律、老庄的自然无为思想、杨朱的的为我思想以及六感基础上的六大自由.在中国法治与德治科学观的框架内,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反熵机制,通过它能产生充足的可欲物,增加每个公民的财富、仁爱、力量和正义,满足所有人的需要.我们可以更好地创造、再创造、分配、再分配所有的可欲之物,更加公平地分配已累积的财富、仁爱、力量和正义. 相似文献
44.
司法之政治性与其技术性一样,都是司法本身所固有的基本秉性。其中,技术性体现着司法的职业理性,它构成了司法过程的客观方面;政治性折射出司法的价值关怀,它构成了司法过程的主观方面。任何司法过程都包含主客观两个方面,因而也是政治性与技术性的有机统一。基于此,中国司法改革既要避免"泛政治化"倾向,又要反对"去政治化"主张。 相似文献
45.
46.
47.
48.
从宪政的意义上而言 ,法治的本质是宪治 ,即宪法之治 ,而宪治的核心则在于宪法诉讼 ;因为宪法诉讼制度是宪法自身的“免疫”系统 ,没有明确的宪法诉讼机制 ,宪法就无以抵御各种外来侵袭 ,违宪之法律和行为就得不到及时的纠正和制裁 ,违宪责任就无从追究 ;这样 ,宪法对于政府及其权力运作的规约能力势必阙如 ,而一部对政府没有现实规约能力的“宪法”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带来真正意义上的法治。因此说 ,法治的精义在于宪法诉讼 ,没有宪法诉讼 ,就没有法治。 相似文献
49.
行政裁决是指行政主体根据法律的授权,以中间人的身份,依照一定的程序,裁决平等主体之间与行政管理相关的民事争议的行政行为,在我国主要表现为损害赔偿裁决、对权属纠纷的处理决定等。行政裁决尽管是行政主体(包括一般行政机关和专门行政机构)实施的具体行政行为,却以裁决对象上的民事性与其它具体行政行为相区别。且又正因为行政裁决是具体行政行为,故又以裁决范围上的授权性和处理结果的非终局性与民事司法行为相区别。行政裁决的这些特殊性,决定了人民法院在对由于行政裁决引起的行政案件进行审理时需采取与审理其他行政案件相… 相似文献
50.
反垄断法与行业监管制度关系的建构——以自然垄断行业内限制竞争问题的规制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各国在自然垄断行业内处理反垄断法与行业监管制度关系的经验,发现:要想取得最佳规制效果,滥用支配地位、限制竞争协议的规制一般需要行业监管制度对反垄断法的一般适用进行适度补充,极个别情形下,由行业监管制度排他适用;企业集中的竞争审查,以反垄断法统一适用为宜。相关因素对两种制度关系影响的理论分析,进一步印证了上述经验的普遍合理性。我国两种制度关系的建构应在借鉴各国经验的基础上,依据国情进行针对性的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