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51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文化产业被喻为21世纪的"黄金产业"。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是我们党为适应时代发展所做出的新的重要决策,也为各地的文化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对于正在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海南而言,选择何种方式来发展文化产业便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2.
谁都知道,市场经济舞台上,要看企业的戏。可是,很多时候,他们经常受到一种“千刀都剐企业肉”的威胁。谁都喜欢拿企业开刀,谁都想割企业一块肉。不管国有企业,还是私营企业,都觉得头上悬着几把明晃晃的刀。这几把刀随时都有落在他们头上的可能,让他们不伤筋骨也剥皮,或者打落牙齿和血吞。众多企业认为,最让他们心悸的,是三把刀。  相似文献   
23.
中国人的本性既有优良的特质又有消极的成分。中国人性的真、善、美分别表现为智性、德性、乐性。现代中国人只要努力挖掘出人性中的真、善、美,发挥其独有的睿智、善德和乐观,一定能再造中国的辉煌。  相似文献   
24.
在中国,大凡有识见且又关心国家命运的读书人,如要著书立说,必然有一种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促动其“文章合为时而著”。近读湖南出版社新书——《中国历代改革者》,就深深感触到当代中国知识分子这种与时代节律相激荡的脉冲。作者李沛诚先生用自己独有的方式,为当前在神州大地涌起的改革高潮而鼓呼。洋洋洒洒三十余万言,评点历代改革者,塑出一组改革者的历史群雕,宛如一面青铜古镜,映照着历史,也映照着今天的改革历程。  相似文献   
25.
邓小平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也是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个理论体系把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把生产力发展当作经济振兴,国家富强的根本动力,把"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衡量一切是非的标准,同时也是制订一切方针政策的前提.在当代中国,发展经济是人民最大的愿望,作为人民公仆,更应该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可以说,坚持和发扬邓小平理论的人民思想,就是最好的为人民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26.
在中国共产党90华诞之日,我们听见了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以排山倒海似的气势连连说"不"!——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三组排比连续七个"不",每"不"斩钉截铁,每"不"振聋发聩!每"不"发人深思!总书记是在他那篇马克思主义纲领性的文———"七一讲话"中说"不"的。这篇"七一讲话",首先总结了建党90周年的辉煌成就,然后擘画了我们  相似文献   
27.
青年的审美心理与其他心理因素一样,处于一种动态发展状。而且其动态发展并不总是按常态进行,很多时候会出现一种偏移的审美观念,这种偏移的观念参与到审美活动中去,就有可能出现审美错位——把一些并不美的事物当作美的东西,而把一些美的东西作为不美的东西予以排斥。 青年在审美中的错位现象主要表现在下面一些方面。 一、感觉流 几年前,在青年中流行着一首歌——《跟着感觉走》,他们唱道:“跟着感觉走,紧拉住  相似文献   
28.
29.
傅治平 《新东方》2014,(3):I0001-I0001
<正>一代伟人毛泽东曾有言:"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造出来。"也就是说,不管什么样的价值,都是人创造出来的。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三个层面的核心价值观,虽然都是当前社会所有价值观的公约——能够得到绝大多数社会成员认同信守和积极追求的价值目标。但不管是国家层面、社会层面,抑或个体层面的核心价值观,最终都是由一个个的个体来践行的——人  相似文献   
30.
海南的干部群众有一个共同的中国海南梦,那就是把海南建成幸福家园。怎样才能让美梦成真呢?最重要、最关键是抓好民生。因为民生是幸福家园的最基本构成,是幸福指数的基本构成,是幸福家园之本。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的重要讲话,其中对民生的反复强调,正在成为实现中国梦、海南梦的最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