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07篇
中国政治   1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正吴晗(1909-1969),浙江义乌人,中国著名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现代明史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他1943年参加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积极从事民主运动。这一时期,吴晗写下许多历史杂文,以辛辣的笔锋揭露了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加入民主政团同盟抗日战争爆发前夕,云南大学新任校长熊庆来聘请吴晗到该校当教授。吴晗应聘之后,于1937年9月,离开生活8年之久的古城北平来到昆明。自此,吴晗在昆明战斗生活了12年。  相似文献   
62.
正方毅,1916年2月26日出生于福建省厦门市一个城市贫民家庭。1964年至1976年,先后担任对外经济联络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对外经济联络部部长、党组书记。在任期间正值"文化大革命",方毅同志坚持原则,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倒行逆施深恶痛绝,以实际行动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受到了诬陷和残酷迫害,身心受到极大的摧残。这期间,为了完成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确定的援外任务,维护国家信誉,履行我国政府对外签订的协议,虽身处逆境,仍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支持下,忍辱负重,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十分繁重的对外援助任务,维护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声誉。  相似文献   
63.
万里赴戎机朱云卿1907年出生在广东省梅州市。1919年秋.朱云卿以优异成绩考入梅县县立第一高等小学。1921年,革命的风暴吹进了梅县。1922年秋,朱云卿来到印尼万隆打工。为了能得到祖国消息,他在劳动的空隙。借来许多中文报刊、书籍阅读。1924年中,朱云卿得到黄埔军校招生的消息,决心离开万隆,回国投考黄埔军校。他瞒着叔父,自筹路费,于1924年底乘船回到广州。  相似文献   
64.
早在1949年10月5日,即新中国成立刚几天,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就致电我国政府,表示愿意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但由于1948年6月欧洲《共产党情报局关于南斯拉夫共产党情况的决议》,南共已被苏共及欧洲9党开除出兄弟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行列,它与苏联及东欧几国之间的关系,正处于全面破裂的紧张状态。当时我党为要保持与苏联等国政治上的一致,对南斯拉夫的表示采取了既未接受、又未拒绝的态度,把我国同南斯拉夫建交的问题搁置起来。  相似文献   
65.
冯晓蔚 《世纪风采》2012,(12):27-32
高语罕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之一,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政治活动家,在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开展工农运动方面曾做过许多有益的工作,但他最终背离马克思主义,参加中国托派组织,并长期坚持宣传托派观点,以此终其一生。  相似文献   
66.
林彪安排李作鹏、张秀川到海军1962年4月,军委检查团检查海军结束后,检查团成员中的李作鹏、张秀川、还有其他几个人便留在了海军。按照林彪的安排。李作鹏担任海军常务副司令,主持海军工作;张秀川任海军政治部主任。海军司令员肖劲光因为犯"错误"和"身体不好"便被安排到"三线"。  相似文献   
67.
冯晓蔚 《春秋》2011,(3):4-7,1
华侨对辛亥革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正如孙中山所说:“此次推翻帝制,各埠华侨既捐巨资以为军费,而回国效命决死,以为党军模范者复踵相接。”孙中山还说过许多类似的话.其中流传最广的一句是:“华侨是革命之母。”  相似文献   
68.
曹禺,剧作家、戏剧教育家。祖籍湖北潜江。1910年9月24日生于天津。曹禺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幼年时的所见所闻对曹禺的反帝爱国思想的形成和他一生的创作起了巨大的作用。1922年人南开中学。1925年加入南开新剧团,成为骨干。1928年入南开大学政治系,次年转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6年8月始在国立戏剧专科学校教授戏剧。抗日战争开始后,他随戏校迁至四川。  相似文献   
69.
"弋阳方志敏,横峰吴先民,领导共产来革命,都是为穷人。"这是土地革命时期流传在赣东北苏区的一首红色歌谣。吴先民是方志敏的亲密战友,是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和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的主要创建人之一,曾任赣东北省委委员、红十军政治部主任、代理政委等职。  相似文献   
70.
1950年10月,华北军区步兵第205师613团奉命改编为华北防司高射炮暂编第1团。1951年1月,该团改成防空部队高射炮第513团。随后,在天津的东局子陆续接受苏制装备,进行紧张的整训,全团指战员的情绪分外高涨,决心在完成装备训练后,担负国土防空和要地防空的光荣任务。赴朝参战1951年4月4日,高炮513团奉总参谋部、华北军区和华北防司的电令,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