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3篇
中国共产党   12篇
中国政治   4篇
政治理论   11篇
综合类   7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论外部社会条件在后发文明系统跳跃转型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跳跃转型是后发文明系统通过对先进文明的积极扬弃,实现对某一社会阶段的跳跃或发展过程的缩短.外部社会条件在后发文明系统的跳跃转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后发文明系统跳跃转型的前提,也决定着后发文明系统跳跃转型的水平和方式.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奠基者邓小平,高屋建瓴,运筹帷幄,在深入把握国内主要矛盾和科学判断时代主题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国家的职能进行了创造性的发展,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国家职能理论的基本思想,又结合时代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系统跳跃转型的思想对于深化认识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却有待研究的深入。文章着重从落后国家实现跳跃转型的社会主义革命途径和市场经济发展道路两方面,概括了列宁和毛泽东与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对马克思和恩格斯有关思想的继承与重大创新。  相似文献   
14.
试论人类社会系统的跳跃转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类社会系统的发展表现为采业、农业、工业和科业社会四个层次演进阶段,同时,这四个阶段各自还包括若干具体的发展时期;跳跃转型即是相对落后的文明系统通过对先进文明的积极扬弃,实现对某一文明阶段发展过程的缩短,或没有经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阶段所包括的某些具体发展时期,直接进入更高的文明发展时期或阶段;人类社会系统的跳跃转型具有普遍性,它根源于不同文明系统间的竞争与互动,是特定的内外部条件的产物。  相似文献   
15.
中国模式的内在特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和谐世界实践。它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自觉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积极推动着人类文明发展新阶段到来,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其内在逻辑是人类社会的历史是竞争的平等史、文明发展的横向互动跨入和平一体化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6.
社会形态跳跃转型是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逻辑体现.它表现为社会基本矛盾的国际化,体现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性与多样性的统一.同时,社会形态跳跃转型思想的当代发展推动着唯物史观的中国化和时代化,应进一步深化民族国家及其关系的认识,重视人类文明发展的纵横向统一性.  相似文献   
17.
和谐世界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国家思想的重大创新。深化和谐世界思想的研究,要求进一步探讨它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谐世界思想是唯物史观关于人类文明横向互动融合和民族国家思想的坚持和发展,体现出社会主义价值的时代要求,由此产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世界观。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公共管理开始了社会化转型的征程。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的转变具有突出的稳步推进、巩固发展的特点,它充分考虑社会结构变迁和经济文化发展的现状,深刻体现出稳定、改革和发展的辩证统一。我国公共管理社会化渐进转型成果显著,应充分肯定与发扬,也存在不容忽视的严峻问题,仍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系统方法 ,概括了我国渐进性改革的基本规律。它具体表现为稳中求变、立足治本、阶段推进、突出重点、协调互动和有效应对的逻辑统一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渐进性改革,开创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通过20多年理论和实践的不懈探索,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以及对人类文明的进程和现状等,都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在一定的意义上,改革就是根据社会系统发展的客观规律,能动地变革社会结构,实现社会协调、稳定和持续发展目标的过程。因此,从系统的角度考察渐进性改革,可以较好地把握中国现实社会、明确改革的目标和原则,深刻理解渐进性改革的时代条件以及性质、特点和规律等。本文作为渐进性改革研究的起步,首先尝试说明社会系统观的主要原理、中国社会系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