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0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中国政治   16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取与舍     
“取”是一种本事,“舍”是一门哲学。没有能力的人取不足;没有通悟的人,舍不得。舍之前,总要先取,才有得舍,取多了之后,常得舍弃,才能再取。所以“取”、“舍”虽是反义,却也是一物的两面。人初生时,只知取。除了取得生命,更要取得食物,以求成长;取知识,以求内涵。既然长大,则要有取有舍,或取熊掌而舍鱼,或取利禄而舍悠闲;或取权位而舍性命。至于老来,则愈要懂得舍,仿佛登山履危行舟遇险时,先得将不必要的行李抛弃;仍然嫌重时,次要的东西也得舍去;再有险境,则除了自己之外,一物也留不得。所以人到此时,绝对是舍多于取。不知舍、不服老的人,…  相似文献   
12.
刘墉 《党课》2013,(4):72-73
高中的时候,我住在台北一个日式的小楼上,楼下住了另一户人家和好多师大的侨生,还有个英文补习班,大家共用一个小厕所。有一天我进厕所,看见洗手台上摆了一本《李清照词集》,不知道是谁的,就翻了一翻,又放回去了;隔天,书还在那儿,我又翻阅了会儿.又放回去了。就这么连续差不多一个月,书终于不见了.但是我也几乎背下了整本李清照的词。  相似文献   
13.
我以前在台北有位邻居,从她孩子出国留学,就四处得意地张扬,秀她儿子开的医院和孙女的照片,3年前老两口宣布要移民,把房子让给亲戚住,但却没多久就回来了. 从此除非有人问,她再也不提儿子.不是她儿子垮了,是她儿子更棒了,忙得早出晚归,连老爸老妈看病,都往自己医院一扔,半夜下班才像败兵似的带他们回家,更甭说谈心了.  相似文献   
14.
计划生命     
刘墉 《法制博览》2010,(6):78-78
人类进化到有居所的时候一定有了门,随着社会发展,门的功能亦随之增添,代表着尊严、森严、威严、守护、防御、拒绝……  相似文献   
15.
不好也不坏     
刘墉 《法制博览》2010,(3):51-51
听说都会里有一种人——时尚穷女人。 她们是白领上班族,全身上下穿着名牌,用的皮包也是香奈儿或LV之类,每天把自己打扮成“上流社会的人”,好受到众人重视。不过,因为薪水不多,只能做表面功夫,里头还穿着中国制造的“花牌”内衣。  相似文献   
16.
十五年前,她丈夫遽逝之后,每次朋友操心他们母子的生活.她都笑笑说:“还好!我老公留下一卷名画,值不少钱,真急了,大不了卖掉。”她的儿子想必也知道,提到如果考不上公立大学.私立的学费不低,也自信满满:“还好!我爸留下一卷好画,大不了卖了。”  相似文献   
17.
刘墉 《党政论坛》2010,(16):16-16
我们要活出闪亮的人生,最重要的是要学会思想。爱因斯坦第一次到纽约的时候,有记者考他:“请问伟大的科学家,音速是多少?”爱因斯坦想都不想,说:“我不知道!”记者都愣住了,这么伟大的科学家,怎么连音速都不知道昵?“我为什么会知道呢?一查书就知道了,犯不着费这个脑筋。”爱因斯坦干脆地回答。  相似文献   
18.
有道是沉默是金。在谈怎么说话之前,我先得谈怎么不说,因为祸从口出。举个最近的例子吧。上个月台湾有位官员在被质询的时候说错了刘墉  相似文献   
19.
看淡输赢     
几乎大部分看来满盘皆赢的人,都可能遭遇过满盘皆榆的场面;几乎每张成功的笑脸之后,都有失败的泪脸。而可以肯定的是,他们都能擦干眼泪,爬起来,继续迎向战斗,否则就是真正的输家了。记得我十三岁那年,家里失火夷为平地的时候,许多朋友都安慰地说:"从头来!愈烧愈发!"其后,我总是想到这句话,不懂为什么烧光了财产,反而能愈发达?难道重起的炉灶,能胜过那薪火不断的老炉老灶吗?  相似文献   
20.
小时候,父亲常带她去爬山, 站在山头远眺台北的家。“左边有山,右边也有山,这是拱抱之势,后面这座山接着中央山脉,是龙头。好风水!”有一年深秋,看着满山飞舞的白芒花,父亲指着山说,“爸爸就在这儿买块寿地吧!”“什么叫寿地?”“寿地就是死了之后,做坟墓的地方。”父亲拍拍她的头。她不高兴,一甩头,走到山边。父亲过去,蹲下身, 搂着她,笑笑:“好看着你呀!”十多年后,她出国念书回来,又跟着父亲爬上山头。原本空旷的山,已经盖满了坟,父亲带她从坟间一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