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8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1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52篇
法律   194篇
中国共产党   1155篇
中国政治   508篇
政治理论   363篇
综合类   86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98篇
  2000年   531篇
  1999年   436篇
  1998年   347篇
  1997年   272篇
  1996年   258篇
  1995年   106篇
  1994年   95篇
  1984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彭德怀元帅在几十年革命生涯中,不仅以其卓越的军事指挥艺术闻名中外,赢得了“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的崇高赞誉,而且在清正廉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等方面,尤其他那厂于律己、一丝不苟的精神境界,同样堪称世人之楷模。“这水先让给战士唱。”关心他人胜过关心自己,与战士同甘共苦,这是彭总为自己制定的一条准则。早在红军时期,他就以“有盐同咸,无盐同谈”教育部用,并且在几十年军旅生涯中处处身体力行。1947年6月下旬,彭总牢部队由甘肃环县向陕北三边地区出发,一路上满目皆是光秃秃的黄土高原,水源奇缺。时值盛夏,…  相似文献   
152.
用人难,识才更难。周恩来作为党和国家的杰出领导人,他以对社会主义事业高度负责的历史责任感,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宽阔胸怀和远见卓识,创造性地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同当时干部队伍建设实际结合起来,运用辩证的思想观察人使用人,为党和国家正确选用人才作出了重要贡献。视人才为财冒周恩来无论是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都始终重视人才,视人才为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他在分析中共“六大”召开后的一段时期革命受到严重挫折的原因时,就把当时党的领导核心中缺少有实际工作经验的知识分子看作是一个重要原…  相似文献   
153.
近年来,社会各界人士纷纷解囊与贫困学生结对助学,此乃善举。但笔者不理解的是,有一部分助学者在选择受助对象时,除家庭贫困这个条件外,还有这样一个附加条件:成绩必须在班级或全校名列上游。助学者缘何提出这个“附加”条件?笔者以为,助学者不少“附加”了U下三大面的老虎.一县甘得高分者易成才,应该培养;二是觉得高分者素质必高,必须培养;三是觉得高分者才能实现自己的“厚望”,值得培养。笔者对助学者的助人善举深表钦佩,但对上述三种看法不敢苟同。其一,学生不论考分高低,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在我们国家努力实现“双基…  相似文献   
154.
我喜欢贵刊有关港澳、侨乡、华人华侨、旅游和见闻等方面的栏目,满意贵刊整体质量,认为贵刊的编辑水平比以前有所提高。希望多刊登一些有关侨乡的文章,多介绍一些中外合资合作成功的企业和企业家。希望多登些侨乡的文章@侯伟文!广东梅州  相似文献   
155.
不久前,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省部长经济工作座谈会。这次会议对当前全国经济形势进行了分析,讨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转发的《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关于当前经济形势和对策建议》(即中发12号文件)精神。中央12号文件是去年3号文件精神的继续和发展,体现了中央对市场经济规律的把握和顺应,切中了当前经济生活中问题的要害。党中央、国务院采取这些政策和措施,无论从眼前或是长远看,都是积极、可行的。贯彻落实中央12号文件精神,对于我们完成全年的各项工作任务至关重要。对此,全省上下尤其是各级政府的领导同志一定要有清醒的…  相似文献   
156.
现在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困难和问题最根本的有两条:一是人员包袱太重;二是债务包袱太重。这两大包袱怎么办,钱从哪来,人到哪去?上海给我们做出了一个典范。上海经验我看最基本的是三条:第一条是从市委书记开始到各个局、到各个企业管理者和具体做再就业工程这项工作的工作人员,都非常重视再就业工作,工作非常细徘常扎实。他们各局的一把手都亲自抓。第二条是有一个好的机制。这个机制是一个完整的从企业里面实行以销定产、以产定岗、以岗定员,然后把富余人员从岗位上减下来的办法,减下来以后在企业内部实行竞争上岗,下了岗还可以进…  相似文献   
157.
中国经历了三次失业高峰,第一次是1979年,第二次是1989年,第三次是1997年,依这三次失业高峰看,时间上相距十年,但原因各不相同。第一次高峰是由于人口高峰和当时的经济条件决定的。第二次高峰是宏观经济失控的结果。第三次高峰是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在较大面积企业亏损而企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的背景下产生的必然结果。如果说现在的失业是待业的传统解释,那么,随着市场经济条件竞争的加剧,从竞争失败的企业中完全停职和被迫离职,下岗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失业。失业,中国在改革开放中出现的这个问题,的确使许多…  相似文献   
158.
清代戴远山送给外作官司的友人一副对联:“诗堪入画方为妙,官司到能贫乃是清“。今天吟来不失为一句耐人寻味、发人深省的至理名言。为官者“能贫”就是尽管手握大权,也要甘于清贫,不为世欲的观念所动。汤尤申田村共江公的几千年历史,能被后人誉为清官而流芳百世的能有几许见?不允么它填A、活之复行的记伐不免于友。由此4t,6t#“#t”44!居官乡“他立”禾,落和本出心在“全会”上。西化做官?做官的问的是哈?生系这些基率的权力都具不情、近采用,辟出何妨“睛不”A宫。而间边的症治久,对于这些基在的机会,耐j今天的票公茗官方…  相似文献   
159.
年前,与一位农民朋友聊天说到地方政府为群众办实事的话题,这位老乡朋友没好气地说:“我们农民现在最怕听到政府要为我们办实事了。那些干部嘴上说要为我们老百姓办实事,但是实际上光打雷不下雨,办实事是假,为自己脸上抹粉是真。” 这话显然说得过了头,但现实中一些政府部门的形式主义作风问题,却不能不引起注意。一些地方声称为民办实事实际上却不时侵害群众利益。前不久,有的地方政府为了搞所谓“形象工程”,就把涉及的农民“迁”出家园,没有家的农民只得住桥洞里。 应该说,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初衷是不用怀疑的,在年初向群众承…  相似文献   
160.
七十五年前,党的历史上曾留下一则“廉政启事”。 那是大革命时期.湖南的《湘潭民报》连续几天刊登了一则启事。该启事只有这样几行字:“鄙人等服务党内,工作纷繁,对于一切应酬,诸多疏忽,殊深抱愧,惟望戚友同志,体谅苦衷。关于一切筵宴,希勿据约,以省时间,而除陋习。区区之言,尚祈空纳是荷此启。 发表这则廉政启事的是中共湘潭县委书记兼县总工会委员长、湖南省总工会委员杨昭植和他的两位战友。一九二七年五月二十一日,许克祥在长沙发动反革命事变,杨昭植惨遭杀害,时年二十四岁。 七十五年前的这则启事,体现了杨昭植和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