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10篇
中国政治   12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涉及的犯罪数额主要有"非法经营数额"、"销售金额"、"违法所得数额"和"重大损失数额"等。对于这些犯罪数额如何理解,具体如何认定,关系着定罪量刑的准确与否,对认定罪与非罪、区分此罪与彼罪意义重大,是司法机关办理侵犯知识  相似文献   
12.
刘惠 《新东方》2007,(5):31-35
使用盗窃是在各国司法实践中大量存在、危害社会的行为。在许多国外刑事立法和国内外刑法理论界给予它否定性评价的情况下,目前中国的刑事立法却只有限承认极少部分使用盗窃行为  相似文献   
13.
白寿彝先生是我国重要的历史学家,新中国成立后,他发展并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史观研究民族史问题。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重点从民族形成、民族平等、民族关系和爱国主义思想四个方面系统梳理白寿彝先生马克思主义民族史观的主要内容。进一步探讨白先生马克思主义民族史观形成的原因,分析其对当代民族问题在理论和方法上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首次完整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并将其列为中国共产党全面提高执政能力的五大能力之一。党的十八大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强社会建设的重点,摆在突出位置。按照这一目标和要求,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必然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着力点。  相似文献   
16.
政治认同是社会成员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对所属政治体系产生的一种同向性的情感和支持行为的有机统一。对于急剧变革的当代中国而言,政治认同具有特殊的意义。"中国梦"作为当前党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执政理念,与政治认同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中国梦"是形成政治认同的基础和条件,政治认同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动力和保障。当前在"中国梦"的背景下,必须不断加强政治认同的构建,使广大人民群众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从而唤起人们对"中国梦"的高度认同和积极参与,助推"中国梦"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7.
十月抒怀     
十月的晨曦点亮晶莹的露珠,十月的朝阳闪烁着金色的光芒,天更湛蓝,风更奔放,花更艳丽,情更浓郁.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的讲话中也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19.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党中央召开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对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提出了明确要求,吹响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冲锋号。对于我们津南区而言,只有坚定必胜之心、必赢之志,合力攻坚、顽强作战,才能助力受援地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相似文献   
20.
哈萨克斯坦刚刚经历了该国独立三十年以来的最大动乱,至少164人因此丧生。随W着哈总统托卡耶夫邀请以俄罗斯为首的集体安全条约组织派兵介入、大幅更替国家安全委员会(安全部)领导层、授权该国安全力量可以无预警开枪……局势终于在1月7日大体回归平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