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2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1922年12月30日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与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外高加索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组成苏联。苏联的成立虽保证了这几个独立共和国在苏联的平等地位,赢得几个独立共和国的信任,但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和缺陷。正是这些问题和缺陷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为苏联的解体埋下了隐患,成了苏联解体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苏联解体后,大量苏联时期档案的解密,俄罗斯国家制度的改变,导致了剧变后俄罗斯的苏联史研究发生了很大变化.总体来看,苏联史的研究内容更加丰富,档案成了苏联史研究的主要依据,档案材料的大量公布使一些回忆录、政论作品中有些提法的可靠性大打折扣,使以前不太清晰的历史事件更加清晰;研究苏联史的方法论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对苏联历史上重大历史问题的认识也不再是一个声音、一种腔调.  相似文献   
13.
刘显忠 《探索》2008,(1):105-107
文章从互联网的特点、计算机的普及、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等方面论述了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形成根源,并将其形成分为初步萌芽、逐步完善、发展壮大等三个阶段,指出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是一种非正式的数字化群体,具有人员构成复杂性、个体关系松散性、结构功能共存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4.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后,苏联对境内少数民族进行了大规模的迁移.不过,二战爆发前、二战爆发后以及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对少数民族的迁移规模、被迁移少数民族的社会地位等都表现出了不同的特点.本文试根据近年来俄罗斯公布的材料和一些最新研究成果对这一问题做一个比较详细的叙述,揭示苏联迁移少数民族的一些真相.  相似文献   
15.
研究戈尔巴乔夫改革,首先要弄清楚戈尔巴乔夫改革前苏联的状况。戈尔巴乔夫接手的是一个由全盛转向衰落的苏联,是个疲惫不堪、在政治、经济领域积累了大量问题而急需改革的苏联。当时苏联在政治上干部队伍逐渐出现了事实上的终身制,维持现状、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及加强控制成了当政者的主要目标,腐败严重。经济上仍为粗放型经济,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依赖性严重,经济发展速度下降。苏联几十年的发展,使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文化程度、生活条件及居民的意识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旧的管理体制与人民的现实要求相冲突,旧体制的弊端导致了社会不满的增强。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进程正是在这种状况下启动的。  相似文献   
16.
乌克兰危机已经持续一年多了。对乌克兰危机,人们更多地从俄乌关系或俄美关系的角度进行解读,而对乌克兰危机的历史文化因素谈论不多。实际上,正是乌克兰各个部分存在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为大国争取不同的居民和社会阶级集团的支持以推广自己的经济和政治影响提供了可能。本文尝试探讨导致乌克兰危机的历史文化因素,以加深对乌克兰危机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斯大林是苏联历史上一位重要而有争议的人物,对于其评价,历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根据所掌握的最新资料,对最近几年来俄罗斯学者对斯大林本人及斯大林时期的一些新研究和新评价作一综述,从一个侧面加深对斯大林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20~30年代苏联"本土化"政策在乌克兰表现为乌克兰化。"本土化"政策在乌克兰是以行政命令的方式贯彻落实的。强制乌克兰化确实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使党员及苏维埃机关中本土民族的成分增加,乌克兰语得到了推广,促进了乌克兰民族教育的发展。但乌克兰的"本土化"是与当时苏联推行的新经济政策的命运密切相关的,随着新经济政策的终结,全国中央集权化的加强,民族关系领域的宽松政策也难以为继,导致了对乌克兰化政策拥护者及乌克兰民族知识分子的打压和"清洗",乌克兰化政策收缩,乌克兰重又回到了两种语言并存的状态。  相似文献   
19.
重庆地区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重庆地区6所高校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状况的调研,笔者认为,一方面网络已成为大学生群体学习生活的必需品;另一方面网络虚拟群体的形成已日益成为影响大学生成长的双刃剑.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呈现出的个体行为具有自组织性、快捷性、复杂性等特征.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的教育管理应采用师生换位、心理咨询、网语说教、舆论引导等方法.  相似文献   
20.
评价叶利钦的改革,不应仅从其改革的实际效果出发,而应将其放在苏联历史发展的总进程中,从现代化的角度进行考察.从苏联的整个发展历程来看,叶利钦的改革是苏联历史上反对高度集权的管理模式、争取民主化改革潮流发展的结果,是符合当时社会发展要求的;从叶利钦的具体改革措施来看,也是符合现代化发展要求的.从普京上台后的行动看,普京没有终止叶利钦的改革,而是继续了叶利钦的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