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32篇
中国政治   8篇
政治理论   21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刘金祥 《企业党建》2012,(12):17-18
文化品牌是文化产品符合消费者需求、在市场竞争中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我国各类文化单位曾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生存,没有确立创造文化品牌的观念,更没有制定开发文化品牌的规划和策略,僵化的体制、机制很难孕育出具有较高市场占有率的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22.
城市空间结构是各种要素在城市范围内的科学分布和有机组合。由于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影响,哈尔滨城市空间结构既有合理的地方,也存在诸多弊端。因此,啥尔滨要加快发展,必须对其空间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  相似文献   
23.
24.
刘金祥 《学理论》2008,(15):88-88
当今之世,社会文明之演进,有赖于思想家的领袖群伦、高标精进。陈凤翚先生已年近耄耋,仍笔耕不辍,被省内杂文界誉为文坛常青树。其人可谓龙江文坛的重镇,其文堪称黑土文化之翘楚。笔者与先生忘年交情多载,耳濡目染,耳提面命,乃识先生之真、之道、之大、之可师,深感先生治学为文的绵密精细和勤笃执著先生为学淹博贯通,  相似文献   
25.
刘金祥 《唯实》2007,(10):32-33
科学发展观用一系列创新思想和观点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回答了中国共产党在21世纪"为谁执政"、"靠谁执政"和"如何执政"这三个基本问题,成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26.
刘金祥 《奋斗》2006,(2):10-11
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对黑龙江省工作的重要指示,对人生能有几回搏的人生理念有了新的、更深刻的认识。人生对于历史长河只是短暂的瞬间。个人对于悠悠岁月只是匆匆的过客,宽宏的历史老人提供给芸芸众生展现自我、实现价值的机会很多,但机遇有时很吝啬,并不垂青于每一个人。每个人要在历史时空中发出璀璨的光亮.在历史典册上镌刻下赫赫声名,路径只有一条:抓住转瞬即逝的机遇,执着地拼争.奋勇地搏击。  相似文献   
27.
刘金祥 《奋斗》2011,(2):49-50
哈尔滨市委提出的建设现代大都市的战略目标,是顺应当今世界城市化发展风头正劲的趋势、立足哈尔滨市基础优势和潜力后劲作出的理性选择和科学决策。但依循国际惯例和历史经验,建设现代大都市必须把完善人文体系作为重要检测指数,  相似文献   
28.
谣言,是指利用各种渠道传播的对公众感兴趣的事物、事件或问题的未经证实的阐述或诠释."凡街市无根之语,渭之谣言."在日常生活中,谣言随处可见.例如,2011年日本大地震后,我国一些地方惊现抢盐潮,甚至出现了囤积食盐的荒唐事.再比如,今年两会结束后网络上盛传军车进京、北京出事的弥天大谎,给社会稳定与和谐带来不必要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9.
关于惩治腐败,理论界仍然存在绝对、片面和主观的倾向,给当前惩治腐败工作造成一定程度的干扰和误导。惩治腐败必须要纳入法治化的轨道,既要排除权力意志,也要防止所谓群众意志。在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的同时,必须逐步构建以制度防范为中心、法律防范为保证、教育防范为基础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30.
作为正在迅速崛起的绿色朝阳产业,文创产业已经成为满足社会各界文化需要和广大民众精神需求的新兴业态,成为新时代突出的人文亮点和重要经济动能。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经历了从引进学习到探索创新的发展阶段,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发展方式和发展路径。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使命,特别是在以互联网为背景的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语境下,文化创意产业更加注重产学研的融合,更加专注于探索优质文化产品的生成和推进新型文化业态的可持续发展。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开发文化创意产品,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和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