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法律   15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对行政赔偿先行处理程序的思考--兼论国家赔偿法的修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飞宇 《新东方》2004,(9):35-39
一、行政赔偿先行处理程序的制度构造 我国《国家赔偿法》第九条第二款规定:“赔偿请求人应当先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也可以在申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时一并提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1997年4月29日)第四条第二款规定:赔偿请求人单独提起行  相似文献   
12.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公安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应当护送流浪乞讨或者离家出走的未成年人到救助场所。据此,在对流浪未成年人的救助活动中,公安机关和其他有关行政机关负有护送流浪未成年人到救助场所的义务。这种护送行为属于授益行政行为和行政法律行为,并可分为应申请行政行为和依职权两种类型。护送行为的对象包括流浪乞讨的未成年人和离家出走的未成年人。对违法护送行为的救济主要通过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实现。  相似文献   
13.
一、2003年行政法学研究概况 本年度开展了多种形式学术活动,学术研讨会主要有:1.2002年11月23日-24日,第五届东亚行政法学术研讨会在日本名古屋举行,会议主题是行政诉讼制度改革和民营化、规制缓和.  相似文献   
14.
2006年的行政法学研究进一步深入展开,行政法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和深化,国外的行政法理论和制度不断被介绍和引进国内,在行政程序、行政许可、行政诉讼以及部门行政法研究的各项领域中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相似文献   
15.
2005年,行政法学的研究不仅在研究问题的宽广度上得到扩展,而且在研究方法的多样化上也得到了拓展.本年度的研究不仅涵盖了传统行政法学的各个领域,有的还研究了行政法与其他学科的交叉领域,如行政法与宪法学、经济学、社会学、档案学等相交叉的领域;不仅运用了传统的规范分析方法、比较分析方法,还广泛运用了经验实证的分析方法、经济分析方法等等,甚至还出现了行政法学方法论上的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16.
论“商业性言论”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案例1:1998年10月,杰士邦在广州市的80辆公共汽车上以一句“无忧无虑的爱”做起安全套的广告,此举犹如一石激起千重浪,惹得广州街头一时议论纷纷。结果这个广告只“无忧无虑”了33天就被有关部门勒令撤下。案例2:1999年11月28日,一则宣传安全套可以有效预防艾滋病的公益广告在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赫然登场。但是刚播放一天便被以“安全套是性生活用品,违反了《广告法》中有关禁止性生活用品做广告的规定”而停播。案例3:2000年5月22日凌晨,在武汉市汉口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办理了户外广告审批手续的“杰士邦”安全套广告出现在武…  相似文献   
17.
法治与和谐社会论纲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胡锦光  刘飞宇 《法学家》2006,18(6):1-17
新的中央领导集体上任伊始,即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设想,不久前又为此作出专门的决定,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些重大问题作了全面部署.1999年全国人大通过宪法修正案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载入了作为国家根本法的宪法之中,标志着我国将厉行法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法治社会作为我国未来发展的目标.那么,法治社会与和谐社会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法治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够发挥何种作用?这些问题当然是非常宏大的理论命题和实践课题,限于篇幅,本文仅作纲要式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论具体行政行为"依据"复议制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强化现行的备案审查体制的同时,应加强行政复议法确定的案件性主被动审查机制。案件性的审查能够为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审查带来足够的审查来源。该种制度在功能、价值、制度运行基础方面均存在与其他规范性文件审查制度不尽一致的地方,完善该制度能够填补现行规范性文件审查制度的空白,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制度途径。  相似文献   
19.
刘飞宇 《法学评论》2005,23(3):88-94
由于立法的时间差异以及价值理念的不同,我国的行政信息公开制度和档案公开制度存在较大差异。根据现行档案法的规定,绝大部分的现行政府信息都要成为档案,适用档案公开的规定。但如果完全适用档案公开的规定,将会影响公众知情权的满足。鉴此,笔者提出应该从定秘、解密、扩大解释、完善程序等方面淡化档案公开和行政信息公开之间的差异,从而达到二者混为一体的大同局面,充分满足公众的知情权。  相似文献   
20.
行政信息公开制度是基于宪法上的知情权以及行政机关的行政说明责任,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获得行使公权力的组织的除外事项之外的任何信息的制度.该制度在各国实践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申请人资格以及除外事项的确定.在我国统一的行政信息公开立法中,应借用各国的经验,既采用列举除外事项的立法例,也通过公开原则的确立、严格解释规则以及举证责任规则的确立,限制行政机关在不公开事项方面的裁量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