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34篇
中国共产党   18篇
中国政治   34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20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6 毫秒
81.
李占则 《人民论坛》2015,(2):245-247
国际上医德教育先进国家以注重人文基础、医德教育贯穿始终、多学科交叉为主要特点;在教育模式上主要以校内学习和校外实践为主;具有完善的监督和评价体系。文章旨在通过国内外医德教育比较,借鉴其他国家成熟的经验和模式,弥补国内在医德教育上的欠缺。  相似文献   
82.
一网络革命只要有一根电话线和一台电脑,甚至一所深山老林里学校的学生也可以和全世界著名的学者进行交流,可以看到全球第一流的图书馆里的资料;只要花上不足一万元人民币,一位个体户可以把他的商业广告发送到全球每一个角落。在10年前,这或许还是一个梦想,但在今天,通过国际互联网(Internet),这一切都可以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网络革命似乎在这一夜之间降临。不过几年时间,网络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广度和深度,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的生存。有人将之称为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一次科技革命。目前,全球Internet用户已达700…  相似文献   
83.
非法占有目的是金融诈骗罪中必不可少的主观内容,其不仅是立法技术的体现,也是司法实践中合理区别此罪与彼罪的标志。金融诈骗罪中的明知包括犯罪行为和犯罪结果,且只能是直接故意,即直接追求某种犯罪结果的完整心理态度,间接故意中的放任有结果归责之嫌。认定金融诈骗罪中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主观要素需与行为人具体实施的诈骗行为相融合形成证据链和因果关系的法律逻辑。  相似文献   
84.
高平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在2006年的春运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中,紧紧围绕“降事故、保安全、保畅通”的总体目标,把“百日竞赛”活动贯穿到春运工作的全过程,一步一个脚印、一环套一环、扎扎实实做好管理工作,收到了明显效果。交通事故“四项指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均有下降,使交通秩序朝着安全、有序、文明、畅通的方向发展。抓宣传,强化全民交通安全意识。一是4个中队各组装一辆宣传车,配备公安部事故案例挂图、光盘,由专人负责先后深入到全市16个乡(镇)办事处的450个村庄、300所中小学校、150个企业、5个社区近10万个家庭进行流动宣传;二是下发宣…  相似文献   
85.
大陆法系国家和英美法系国家均奉行要求对案件事实作出裁断必须依据证据的证据裁判主义。而侦查权的有效运作对证据裁判主义的实现具有重大作用。但是在我国,侦查权的此一重要作用显然被加以强调,甚至形成了我国事实上的一种“侦查中心主义”的局面。虽然侦查权行使的意义如此重大,但是在“人权”和“法治”尤其是“程序法治”的理论视野中,基于侦查权本质的逻辑分析及其在我国实践中运作现实的实证考察,如何控制和规范侦查权的行使却应当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所在。  相似文献   
86.
近几年,一些地方依托名校纷纷设立民办公助学校。要上这样的学校.学生家长得一次性拿出一笔2万元以上的昂贵学费.普通百姓子女根本不敢问津。  相似文献   
87.
论环境权是一种社会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权的积极权利性质、受益权和程序权相结合的性质、集体权利性质、实现的义务规范性、环境利益的社会公共性决定了环境权是一种社会权。  相似文献   
88.
青年政策研究是青年发展对策研究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个亟需高度重视并深入拓展的重要课题。然而,这个课题却在青年研究十来年的发展中没能很好地进行研讨。直到近两年来,才受到国内青年研究界的重视和讨论。这种初步的研讨  相似文献   
89.
“混”是这几年日趋严重的社会现象,最近,理论界对“混”这一现象展开讨论,现摘要综述如下:一、“混”的特征林玖一认为“混”的最大表现是对任何事物都提不起兴趣,终日无所事事,没精打彩,什么事也不干,什么事都不想干。对人生、对事业无所追求,进取心丧失殆尽。朱枫认为“混”得好须有四个特征:一是日子过得舒舒服服;二是能尽量少干活;三是什么好处都能播一手、挨一脚;四是人际关系好,周围无压力。  相似文献   
90.
夏夜已很深了,许多人仍坐在广场上乘凉。这时,泰勒斯(古希腊第一个哲学家和天文学家)仰面朝天慢慢地向广场走来,专心致志地观察天空上的星辰。在他的前面有个又大又深的土坑,泰勒斯没有发现它,一脚踩空,掉了下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