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9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法律   60篇
中国共产党   30篇
中国政治   44篇
政治理论   29篇
综合类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咚咚咚”,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就打破了乡村惯有的宁静。来人一副衙门里当差的打扮,说起话来眉毛向上挑着,“你是沈周吗?太守有令,征召你进城服劳役,为太守作画,现在就跟我们走。”  相似文献   
52.
指责的属性     
指责从不称许,它只会中伤;指责从不医治,它只会伤害;指责从不解决问题,它只会让问题复杂化;  相似文献   
53.
<正>贞观八年(公元634年)九月初四这一天,长安城宽达150米的朱雀大街老早就被四面八方赶来的民众拥堵得水泄不通,大家的目光不约而同地都集中到了大理寺司衙大门前,因为今天是一个谜底将要被揭开的日子,事情源起于9个月前唐太宗李世民同390名死刑犯定立的死亡之约,人们想知道,那些逃脱了牢笼的死囚们是否真的能够履行最初的约定,自投罗网,主动送死。  相似文献   
54.
清风慕竹 《党课》2011,(16):101-101
汉高帝刘邦一生征战,打了无数的败仗,平城之围可说是最令他尴尬的一次失败了,他被匈奴人布下的奇兵围困在白登山达七天七夜,最后靠贿赂匈奴单于的皇后才得以脱身。当他快马加鞭地逃回广武,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从监狱里把一个叫娄敬的人放出来,然后满怀懊悔地当面向他道歉说:“我不听先生的话,以至被困于平城,惭愧啊!”随后封他为关内侯。  相似文献   
55.
本文论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建理论的新发展。作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一是提出了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的重要原则;二是提出了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总体目标;三是提出了坚持党的指导思想的科学体系;四是提出了新时期干部队伍建设的方针;五是提出了坚持和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的新要求;六是提出了坚持不懈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大任务;七是提出了不靠政治运动、而靠政策和制度建设来加强党的建设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56.
大唐盛世,在位居宰相高位的人中,最没有为官的威风的,就得算娄师德了,但这不是说他的相貌猥琐,没有官样,据说他“身长八尺,方口博唇”,不乏气度,而是因为他为人低调,低得有时要混同于平民百姓了。  相似文献   
57.
可笑的自负     
人如果有了才,多半眼光就跟着高了起来,难免会恃才傲物,发展到极端一些,就成了自负。倘若走到自负的程度,那可能带来的就不是仰视的目光,而可能是茶余饭后的笑料了。"衙官屈宋"的杜审言"衙官屈宋"是个成语,它的出处来自唐朝诗人杜审言的一句话:"吾文章当得屈、宋作衙官,吾笔当得王羲之北面。"翻译过来就是,我写文章,屈原、宋玉只配打下手;我玩书法,王羲之见了都得北面称臣。听这话的口气就知道,他是个典型的"自负哥"。  相似文献   
58.
辛弃疾维稳     
清风慕竹 《各界》2013,(6):70-71
公元118O年,江西因旱灾而发生了严重的饥荒,粮价飞涨,一些不法奸商囤积居奇,有粮不卖,想趁机哄抬价格。饥民们忍无可忍,暗地里酝酿抢粮,一场群体性事件,甚至社会动乱一触即发。在此危机关头,辛弃疾走马上任了,头衔是隆兴知府兼江西安抚使,当然,落在他脑袋上最重大的政治责任,就是维稳。  相似文献   
59.
近年来,随着经济不断推进和发展,人民娱乐活动的日益丰富.公共场所的数量迅猛增加。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60.
恨一个人,窃听 在古代,最早玩出点技术水平的窃听发生在战国时期。秦惠王有个弟弟叫樗里疾,非常聪明,外号“智囊”,在秦惠王面前很得宠。可好景不长,纵横家公孙衍到了秦国,秦惠王对他着了迷,信任日隆,这让樗里疾感到地位受到了威胁,于是便打起了窃听的主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