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篇
中国共产党   68篇
中国政治   33篇
政治理论   12篇
综合类   40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一、争论的焦点和实质是什么?最近拜读了发表于《理论前沿》1999年7月出版的第13、14期方生同志撰写的《再论认真学习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以下简称《理论》)一文,深感作者没有紧紧围绕我们所争论的焦点即三个重要理论分歧点,对自己所持的观点正面进行分析与论证,提出有理论与事实根据的说明。三个主要理论分歧点是:(一)十五大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否也就是“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认为两个论断是相同的,那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经济”两…  相似文献   
112.
六、强调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不同社会性质,并不是一个概念的争论问题,而是涉及怎样全面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就必须建立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因为有公有制经济才有社会主义经济。科学社会主义不能建立在私有制经...  相似文献   
113.
一、争论的焦点和实质是什么?最近拜读了《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1999年第6期发表的《再论认真学习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一文,深感作者没有紧紧围绕我们所争论的焦点即三个重要理论分歧点,对自己所持的观点正面进行分析与论证,提出有理论与事实根据的说明。三个主要理论分歧点是:(一)十五大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否也就是“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认为两个论断是相同的,那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经济”两个概念的内涵岂不相等了,即两者都…  相似文献   
114.
金融危机后,我国经济开始重新走上平稳较快增长的轨道,但宏观经济运行中仍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这些问题是长期经济结构失衡累积的结果。因此,正确运用宏观经济政策工具,深化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2010年宏观经济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15.
不要错解与误导十六大精神--与晏智杰教授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兴华 《理论前沿》2003,(13):29-31
最近看到一个刊物转载<南风窗>2002年11月(下)发表的晏智杰教授关于十六大报告的"专访"谈话.读后感到惊异.因为他完全错解了十六大报告的精神,把报告中根本不存在的观点强加给它.他不是按照十六大报告的原意去把握和宣传,而是借十六大报告塞进和宣传自己的观点.为了辨明理论是非,让我们先引述几段晏智杰教授的谈话:  相似文献   
116.
一、改革开放与姓“资”姓“社”问题 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几乎每迈前一大步,都需要冲破姓“资”姓“社”的疑虑、责难和种种困扰。为了解除顾虑,鼓励人们大胆地进行改革开放,邓小平同志提出三条标准。“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是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  相似文献   
117.
《理论前沿》1998年第20、21期连载了一篇论文:《认真学习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以下简称《理论》)。论文所坚持的主要论点是:(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经济”是涵义相同的概念。因而十五大提出“非公有制经济属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  相似文献   
118.
十五大提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如何理解这一分配制度,理论界存在较大分歧。一、何谓生产要素,如何按生产要素分配?允许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必须首先弄清楚什么是生产要素,按哪种生产要素分配。按经济学说史上的传统说法,劳动、资本、土地(指一切自然力)构成生产要素。但应明确两点:第一,生产要素的构成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现代生产中的要素已不止劳动、资本和土地了。第二,生…  相似文献   
119.
本文分析社会主义的两大本质要求,即快速发展生产力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提出社会主义一定要把生产力标准和社会主义价值标准统一起来,明确阐述反对唯生产力论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0.
经济发展阶段和“中等收入陷阱” 联系收入分配状况分析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厘清当前我国分配领域存在问题及其负面影响的重要条件。对此,我国理论经济学继续保持对这一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