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作为劳工运动曾经的两翼,西欧各国社会民主党与工会之间有着传统的友谊。然而,伴随科技革命和全球化的加速推进、工会和资本的力量对比发生很大改变,社会民主党与工会的关系日渐疏远。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不少国家社会民主党重执牛耳,西欧政坛呈现出一片粉红色,但这并未能弥补社会民主党与工会之间的裂痕。在全球化背景下,双方都以自身利益为重,二者关系既不可能恢复如“伯牙子期”知音之美,也不会像“管宁华歆”割席而分坐。  相似文献   
23.
对于中国理论界而言,2018年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年份,正值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等重大历史纪念节点。如何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这些重大事件之间的内在逻辑是关系我们党和国家未来发展方向的重大问题,也是理论界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究竟应当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关系?马克思思想的哪些理论观点对改革开放中重大课题的回答产生了重要影响和形成了重大创新?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在对待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上取得了哪些突出的理论和实践成效?在新时代应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为加深对这些问题的理解,本刊特约请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中国道路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顾海良教授就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4.
由《鹿特丹规则》管辖条款入手并以之为视角,从适用过程中的内在法律逻辑矛盾和与其他国际公约在适用范围方面立法惯例的外部冲突两方面,分析《鹿特丹规则》作为准据法适用时所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而分别从非缔约国、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和中国的立场出发,提出针对这一问题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5.
吕楠 《新视野》2007,(1):88-90
作为劳工运动曾经的两翼,西欧各国社会民主党与工会之间有着传统的友谊。虽然各国情况不一,但总体来看,西欧社会民主党大多是从工人运动中产生、发展并壮大起来的,工会是社会民主党重要的选民基础,也是其执政后的主要依靠力量。工会也将社会民主党视为利益代言人,通过支持其执政来维护自己的权益。然而,伴随科技革命和全球化的加速推进,劳资力量对比发生重大改变,社会民主党与工会的关系日渐疏远。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不少国家社会民主党重执牛耳,西欧政坛呈现一片粉红,但这并未能弥补社会民主党与工会之间的裂痕。在全球化背景下,双方都以自身利益为重,二者关系既不可能恢复如“伯牙子期”知音之美,也不会像“管宁华歆”割席而分坐。  相似文献   
26.
巴基斯坦人民党是巴基斯坦政坛上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曾经先后四次执政共12年。在人民党的执政历程中,70年代佐勒菲卡尔·阿里·布托政权对巴基斯坦政治发展的影响尤为突出。佐勒菲卡尔.阿里.布托政权的兴衰深受巴基斯坦特殊国情的影响和制约,而这些因素对其他政党的发展也发挥着同样的影响力。因此,研究70年代人民党的执政状况是分析巴基斯坦政治、透视巴基斯坦特殊国情的一个重要个案。  相似文献   
27.
2002年大选失败后,法国社会党并未从此消沉.第一书记奥朗德及时提出要学习瑞典社民党的做法,即"执政时要像反对党那样采取行动,成为反对党时要以尽快地回到执政党为目标".正是这一目标促使社会党厉兵秣马,为迎战2007年大选积极筹备.概括起来,社会党的备战举措主要有:深刻的理论反思,改革组织制度,重振左翼联盟,调整竞选战略.  相似文献   
28.
劳资关系立法是政府协调劳资利益最直接的途径。战后英国劳资关系立法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 945— 1 979年战后共识政治时期 ;1 979— 1 997年“撒切尔改革”时期 ;1 997年至今布莱尔政府时期。本文分别概括了三个时期的劳资关系立法 ,并分析了二战后英国劳资关系立法的实质。  相似文献   
29.
作为历史文化大国,中国发展文化软实力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与快速发展的经济相比,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建设任重而道远。中国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大国,就必须具有一个强大且富有亲和力的文化存在,承担一个世界大国的全球文化责任,为国际社会提供具有引导力的文化形态,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吸引力、影响力和贡献力。在新时期,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表现形式是什么?如何看待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如何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国际竞争力?为加深对这些问题的认识,本刊记者特约请中央编译局马克思主义研究部主任季正矩研究员及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德定博士就新时期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30.
在政治学领域,民主转型一直是备受瞩目和争议的话题。透过转型国家喧嚣动荡的政治乱局洞察一波又一波民主化浪潮的实质,对于我们正确把握世界格局变化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方向有着重大意义。那么,究竟应如何评价转型国家的治理现状与面临的挑战?部分国家转型失败的根源何在?在立宪民主、分权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参与民主等民主形式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如何理解民主与法治的关系?当前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路径是什么?为了加深对这些问题的理解,本刊特约请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杨光斌教授就转型国家民主治理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