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7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2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共同打击犯罪,维护海峡两岸和港澳地区的社会治安稳定是两岸四地的共同历史使命。两岸四地之间开展刑事司法协助,应将和而不同作为价值定位,求同化异作为目标定位,平等合作作为角色定位,尊重权利作为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2.
<正>为全面实施"科技强警"和"人才强警"战略,服务山东经济社会发展,满足山东高素质应用型警务人才的特殊需求,山东警察学院长期坚持"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突出公安教育特色、主动服从服务于公安工作"的指导思想,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  相似文献   
23.
“三项教育”的核心就是规范警察职权,当前应重点解决好警察的执法监督权、武器使用权、强制措施实施权、自由裁量权、对突发性事件的处置权等问题,而规范警察职权必须坚持以权力制约权力、以权利制约权力、以责任制约权力、以程序制约权力的原则。  相似文献   
24.
公安机关的活动主要是执法活动,公安民警的行为主要是执法行为。在公安院校的法律教学中,核心问题在于培养学生的执法能力。培养学生执法能力的关键在于在法律教学中要做好课程定位、教学方法和人文精神三方面的工作,使学生在学习领悟知识的同时,注重从人性的角度来认识法律,吸取法学所体现的人文精神,并形成法律思维模式,最终达到提高学生执法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25.
<治安管理处罚法>提供了两类解决纠纷的方式.其中"合意"解决纠纷的方式又包含调解与和解.分析调解与和解的含义、条件、解决的事项、效力,厘清二者的区别,并提供了实务中的一些技巧,以期对公安机关的办案具有参考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6.
以宽严相济政策来审视当前"面广量大"的缓刑,不难发现由于利益驱动、社会关系以及法律漏洞等原因,缓刑适用时缺乏明确的界限标准,执行中有关部门缺乏沟通,考察中缺乏有效监管,涉黑(恶)案件中适用不够慎重.为发挥缓刑的应有作用,对缓刑应当标本兼治:治标之策主要是建立案件追踪制度,规范执行程序,用足用好建议撤销权,加强量刑建议权和抗诉权;治本之策主要是消除背后的利益驱动,完善程序和实体立法,增设考验期满前考察机关的鉴定程序,建立科学可行的执行体制.  相似文献   
27.
和谐警民关系背景下的民法理念与公安执法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和谐警民关系建设中,迫切需要公安机关从战略的高度、以辩证的方法重视公安执法工作。民法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以民法理念审视当前的公安执法工作,有利于促进公安执法的公平正义,有利于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相似文献   
28.
治安案件调解作为结案的一种方式,对于平息当事人的纠纷,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治安调解是当前公安工作的重要课题。结合我国的国情民情和治安纠纷案件的特点,探讨民间法引入治安调解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而得出将民间法引入治安调解是破解当前治安调解难题的一种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29.
公安机关在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刑事执法中进行了有益探索,但仍存在对该刑事政策的内涵不明确,认识和标准不统一,滥用缓刑,有关法律以及配套措施不完善,以及"宽不起来,严不下去"等突出问题。因此,在今后公安刑事执法中应注意采取以下对策:加快立法进度,尽快将政策转化为法律;放宽刑事法律整体尺度,优先考虑轻微刑事案件;完善国家救助体制,保障刑事被害人权益;重视警察的人权教育,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指标和办法;合理配置警力,策略性的体现"宽"与"严";统一公检法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的标准;尽快完善缓刑、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30.
商标"第二含义"问题是我国商标法修订的重要内容之一,但修订后的商标法对商标"第二含义"问题的规定比较原则.借鉴国外立法实践,结合我国商标法的现有规定,商标"第二含义"的适用范围应包括地名和地理标志,通用名称、图形、型号,描述性标志以及其他缺乏显著性特征的标志.使用时间长短和表明消费者态度的证据是认定商标"第二含义"的标准.商标"第二含义"的所有人不得排除他人在原有含义上正当、善意地使用与其商标相同或相似的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