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讲正气”的理论和实践,既是贯穿《邓小平文选》的重要而丰富的内容,又是邓小平革命生涯的伟大人格力量的集中体现。其主要点包括:立国执政要有维护与捍卫“国权”、“国格”和国威的磅礴正气;立党为公要有清正廉洁、爱民富民和求实奉献的浩然正气;立身作人要有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凛然正气。学习邓小平“讲正气”的理论与实践,在当前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为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带动长江三角洲以至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上海要建成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带动长江流域经济协调发展,从而完成历史赋予的重任,就必须以贸易为先导。一、充分活跃上海城市贸易。把上海城市贸易发展为世界各地精品的荟萃之地、批发贸易活跃之地和东亚地区重要的转口贸易基地。第一,充分发挥中央商务区和中心商务区的作用。应把规划中的中央商务区地区建设成为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经济动转的“神经中枢”,…  相似文献   
13.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东部沿海省份产业转型升级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正林 《唯实》2010,(1):54-57
产业转型升级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为东部沿海省份应对当前的金融危机,实现经济的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东部沿海省份要进一步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就必须以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升级为契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互动发展;促进自主创新,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素驱动的创新;推进区域协作联动,促进东部沿海省份协调共赢;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改变农业的增长方式,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产业转型;加大人力资本的投入,重视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面对国际制造业大规模向中国转移的趋势 ,江苏要率先在全国建成国际制造业基地 ,就必须抓住机遇 ,统筹规划 ,准确定位 ,加快制造业的战略调整和升级步伐。  相似文献   
15.
我国社会弱势群体的现状在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朱镕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弱势群体”这个词。朱总理强调,积极扩大就业和再就业是增加居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对弱势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就业援助。我国的弱势群体包括下岗职工及较早退体人员、体制外的自谋生计者、农民工以及农村的8000多万贫困人口等等,形成弱势群体的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6.
江苏县域经济:发展趋势与现实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正林 《唯实》2010,(11):52-56
江苏经济长期处于全国的“第一方阵”,苏南地区率先基本达到全面小康社会水平,都与县域经济率先崛起和相对发达密不可分。江苏县域经济在激烈的竞争中要保持自身的优势地位,应将投资建立在强大的实业基础上,防止资金热钱化和“实业空心化”,突出差异化的错位竞争策略,实施反梯度转移战略,培育特色化的区域品牌,促进创新型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吴正林 《唯实》2008,(8):183-187
“一村一品”经济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模式。但农业风险的存在和发生,严重影响着“一村一品”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分散和降低农业风险,其关键环节在于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农业风险防范机制,发挥农业风险防范机制的经济补偿职能,以保障“一村一品”经济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8.
吴正林 《群众》2022,(23):4-5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进新征程,要牢牢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加深对中国式现代化等重大问题的认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精神上来。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现代化是指人类社会从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基础的传统农业社会向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现代工业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