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1篇
中国共产党   10篇
中国政治   1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国民性改造是中国现代化事业中曩关键、最深沉、最艰难的工作,也是现代化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毛泽东是从事中国国民性改造的先驱之一.建国后,他站在中国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的高度,立足国情,在对中国传统国民性做出理性批判的基础上,全面建构了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基石的具有崇高思想道德、丰富文化知识和强壮身体素质的理想新国民的目标模式,并从群众运动、教育变革,文艺宣传三个方面悉心探索了国民性改造的基本路径.但由于毛泽东对国民性改造的系统性、艰巨性、复杂性认识不充分,过分注重政治运动和主观精神的因素,而忽视客观的物质基础,以至国民性改造陷入了两难困境.认真学习和研究建国后毛泽东改造国民性的思想,一方面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深刻领会在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过程中提出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另一方面也为我们在新时期新阶段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有益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22.
一“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国民政府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实行不抵抗政策,究其原因,除了蒋介石认为“中国武器不如人”、“抗日三天就亡国”和“依赖国联公理裁决”外,一个重要的理由就是“攘外必先安内”.这里的“攘外”即是对日军的侵略妥协退让;“安内”则是压迫各异己力量和民众的抗日运动,“围剿”苏维埃红军,而“剿共”被当作抗日的前提.“攘外必先安内”作为蒋介石不抵抗政策的理论依据,从提出到确立,有个过程.早在1927年春,蒋介石与日本天皇互派心腹密谋,达成默契:蒋介石反共,日本支持蒋统治长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