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0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6篇
综合类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东扩:欧盟的既定战略方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欧洲联盟来说,东扩是用和平方式完成欧洲统一的难得的历史机遇,“跑马占地”意义重大。通过欧盟东扩,欧盟可以把维持稳定和创造繁荣的方式推广到更多的国家。这不仅有利于巩固中欧1989年以来进行的政治和经济转型,而且还可以使欧盟感到更加安全,并且为将来的繁荣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2.
由中欧论坛、欧盟亚洲研究所和美国大西洋理事会联合举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承办的“中美欧:全球与战略问题的合作前景”国际研讨会于2006年9月22日-23日在北京召开。在全球化、地区治理、国际关系等领域多有建树的20多位中外著名专家学者,围绕“全球化背景下的新战略环境”、“中美欧面临的经济、政治和安全挑战”、“负责任的利益相关者”和“面向未来的共同规范与价值”等主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重点探讨了中美欧三方未来战略合作的前景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虽然中美欧三方学者在问题分析层面和观点表述上侧重点不同,是非判断或有偏重,但学者们一致认为,进行这样的对话十分有益,有助于加强中美欧在全球与战略合作问题上的沟通和理解。现将会上的主要观点择要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前言     
<正>30年前,世界格局发生了一次剧变,程度不同地波及世界的各个角落和人类生活的不同层面。时至今日,人们还在评估那次剧变的深层原因和深远影响。剧变的破冰事件是柏林墙的突然倒塌以及德国版图在此后不到一年的时间内由两个德国变成一个德国;接着是以苏联解体、北约东扩以及欧盟东扩为主要内容的欧洲版图的变化;这些变化在全球层面助推了美国独大的国际格局和全球一体的世界市场。而这一历史性剧变基本上是以各种各样的和平方式完成的。在上述系列变化中,两个德国的  相似文献   
14.
有关中欧关系的认知正在出现南辕北辙的错位现象,这种认知的错位在中国和欧洲引发了对中欧关系发展方向的多种不同判断。一种意见认为,虽然世界在发生变化,但是中欧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大局没有变,协调与合作仍然占据着中欧关系的主流;另外一种意见认为,中欧之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纷争,中欧关系已经进入了一段调整期;还有一种意见提出,中欧关系既不战略,也不伙伴,应当重新定位中欧关系;更有人要求,将中欧之间的战略合作关系改为战略对冲关系,而且这种主张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进而对政策的一致性和连贯性产生了一定的压力。本文将就此认知错位现象做一结构性分析,借以说明中欧关系的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15.
周弘  张磊 《红旗文稿》2012,(16):4-8
经过长期的发展,西方在民族主权国家的边界内形成了一整套政治、经济、社会力量相互倚重、彼此制约的制度。经济全球化打破了民族国家的边界,释放了其中经济和资本的力量,使之在缺乏社会和政治力量制约的条件下相对自由地发展,给世界上很多后发地区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同时也必然地导致分配不公、贫富分化、资源破坏等  相似文献   
16.
周弘 《法制与社会》2012,(17):69-70
本文以小悦悦事件为出发点,结合近来屡屡发生的见死不救事件,分析见死不救行为的产生原因,分析了有无特定职责或义务行为人的不同表现。参考中国古代对此问题的法律约束及国外立法例,认为在道德规范难以约束的现今,应该设立"见死不救罪"以保护危难者的生命健康权和社会良好的道德风尚。进而阐述了设立此罪的必要性,讨论构成要件等。  相似文献   
17.
2008年是中欧关系的多事之秋。与以往主要是经贸摩擦不同,本年度中欧关系中的政治对抗因素有所上升。围绕"3.14"拉萨骚乱事件,欧洲一些政治家公开支持藏独,并呼吁抵制北京奥运会,事态演变最终导致了2008年第十一次中欧峰会被迫推迟。在经贸关系方面,虽然摩擦不断,但仍属正常,并取得较大发展。总体来看,中欧关系并没有因为政治因素干扰而受到严重破坏,大局基本稳定。2009年新年伊始,温家宝总理对欧洲的"信心之旅"更是为中欧关系带来了新的转机。  相似文献   
18.
南京水利建设50年及其主要经验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京历史悠久,山水形胜,素有“六朝繁华地,千年富庶乡”之誉。共和国的成立为南京揭开了崭新的历史篇章,山河巨变,百业俱兴,水利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短暂的50年所取得的成就在南京2000多年的水利史上写下了最辉煌的一页。  相似文献   
19.
中国援外六十年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弘 《外交评论》2010,27(5):3-11
经过60年的发展,中国对外援助已经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对外政策领域,不仅赢得了发展中受援国的友谊,而且将中国与发展中受援国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在新时代里,中国对外援助需要进一步坚持发展合作的时代主题,创新援外理念、优化援外结构、提高援外质量、改革援外管理、加强援外问题的研究,为中国和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解读当代欧美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人们已习惯将欧洲和美国相提并论,把它们统称为“西方”。但是,早在冷战结束以前,毛泽东同志就洞观世界大局,针对当时国际上把整个西方划为“第一世界”的主流提法,尖锐地提出美苏两霸属于第一世界,而东西欧则同属第二世界,是中国可以争取的对象。邓小平同志进一步指出:欧洲人民不希望战争,是制约战争的力量。这些精辟的判断为开拓有利于中国的外交环境奠定了理论基础。近年来,江泽民同志针对世界多极化发展的历史趋势,多次强调指出:世界各种不同文明和不同社会制度长期共存、共同发展有利于“建设一个持久和平与普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