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6篇
法律   75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6篇
综合类   1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1.
法治视角下的立法法——立法法若干不足之评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以法治原则为标准剖析了立法法的不足。文章指出 ,在立法体例上 ,立法法规定狭义立法以外的规则制定行为、甚至规定了非制定规范的行为 ,故显得零乱 ;在立法权限的规定方面 ,以普通法规定立法权限问题有悖法治原则 ,且立法法对立法权限的分配呈现严重的向行政权倾斜的倾向 ,地方立法权进一步扩散 ;在法律解释方面 ,体现了“谁立法、谁解释”的人治传统 ;在法律位阶方面 ,存在规范形式不当、位阶不确定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法院成被告是新鲜事,法院成为刑事被告更是闻所未闻.当然,成为被告不等于有错,更不是一定有罪.不过,作为审判者的法院、作为正义的象征的法院竟然被怀疑是罪犯,这无疑对社会构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3.
寻求宪法原则下的德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法治国已经入宪,德治应当与法治这一宪法原则相容。我国古代有丰富的德治资源可资利用。早在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伐纣创建周王朝的初期就产生了德治思想,内容包括德政、统治者的私德、以德化民等,其核心是德政,传统德治与作为宪法原则的法治并不相容,它在政治理念、治理主体、治理客体、治理依据、治理目标、治理方式等6个方面存在冲突,必须对传统德治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使之与法治相容,这包括赋德政以新的时代内容、对德的内容进行限制与改造、在法律安定的前提下发挥德的纠偏作用、对道德教化作民主转换等等。德治当从正官德始,并使之法律化。  相似文献   
14.
对我国行政自由裁量行为司法控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善我国对行政自由裁量行为司法控制制度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建议从三方面改革我国行政诉讼制度,以加强对行政自由裁量行为的司法控制:(1)受案范围由列举主义走向概括主义;(2)放宽起诉资格限制;(3)实现司法控制标准具体化。  相似文献   
15.
法学社会学属于知识社会学范畴,知识体系依不同范式可一分为三:科学、规范学、人文学,三者分别追求:真、善、美。社会自由是知识发展的重要条件。法学的研究具有特殊性,法律可以被权力者私用,也可以成为公器。好的法学只是好的法律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要条件,中国的法学社会学需要研究的课题太多,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  相似文献   
16.
高扬理性的大周永坤(苏州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如果说中国应用法学的根本缺陷在于纯注释倾向的话,那么,中国法理学的致命弱点则是非理性特色。它从原则和偶像出发对法律史和外域法文化作错误解读,割断自身与历史和外域法文化的联系,从而失去科学理论不可或缺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17.
死刑核准制度中的法治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永坤 《法学》2007,(1):74-79
死刑复核制度是有关生命权的重要制度。最高法院死刑核准权的长期旁落是人治的重要表现,它违反了众多的法治原则越权原则、法律公开性原则、合宪性原则、法的安定原则、法律不矛盾性原则、法律位阶原则,等等。死刑核准权的旁落已经造成了一系列严重的后果,这一问题终于得到解决,相信对于法治建设将产生良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高楼坠物案的法理分析——兼及主流法律论证方法批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周永坤 《法学》2007,(5):48-57
高楼坠物案在高楼林立的现代成为多发性案件。在这一特殊类型的侵权案件中,因不明侵权人而适用《民法通则》第126条,并将它作连带责任的解释,这已成为惯例。其实,这种判决是建立在对第126条的误用之上的,错把第126条的“过错”推定理解为“行为”推定。在论证相应规范正当性的法律论证进路上,理论界走的是“实质推理”进路,将正当性建立在目的手段论证和实质正义的论证方法之上,是对这两种法律论证方法的误用。这一现象反映出我国法律意识形态的“反法治”特色。  相似文献   
19.
周永坤 《法学》2007,(9):35-42
近年来,种种工奴与性奴罪案频发,山西黑砖窑的恶性奴工罪案将奴役罪行及奴工的苦难昭示于天下,激起人神共愤。但是,黑砖窑案的判决却没有对任何一人按照现行刑法的"强迫职工劳动罪"定罪量刑,且实际量刑明显失衡。这表明现行刑法存在明显缺陷:立法者专设的法条无法达到立法目的,而司法者在黑砖窑案中实际适用故意伤害罪和非法拘禁罪法条的做法在法理上又说不通。在国际社会,奴役罪是惩治此类罪行的专设法条,设立奴役罪以严惩此类严重反人类罪行也是国际人权法的要求。此类罪行的多发表明设立此一法条是保障人权、建设现代社会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20.
《行政执法人员的行动逻辑》一书试图从对影响执法人员的环境因素的分析入手,找到改善中国行政执法状态的新钥匙。在实际上的行政执法过程中,执法者的行动取向是最为活跃和可变的因素。除了法律以外,行政主体面临的其他诸多变量均会对行政执法的进程和结果产生影响。只有改革我国的行政结构并予以法制化,才能最终实现法律对执法者的有效统制,而完善行政组织法的核心问题在于加强对领导权的有效的法律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