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2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企业改革的重点,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改革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毋用讳言,产权问题已成为当前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道难题。本文围绕国有企业的产权转变,谈谈下面三个问题。 一、市场经济对企业产权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2.
市场经济国家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类型和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陆续建立了一些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农户提供技术和产销服务。但这些组织服务机制不健全,随意性较大,与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要“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目标还有不小距离。在此,笔者介绍市场经济国家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旨在为我国建立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提供一些思路。他们的做法,也许不完全适合我国国情,但由于我们都有同样的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础,其基本精神应该对我们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3.
东亚国家和地区经济的高速、持续发展,令世人瞩目。在形成经济高速持续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是个重要因素。他们发展民营经济的一些做法,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相似文献   
14.
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学界有人,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新的责难。本文试图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阐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没有片面性,也没有什么不妥,而是不可置疑的科学真理。  相似文献   
15.
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政府调控国民经济的基本看法,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种观点。一是经济自由主义论者,主张经济自由竞争自由发展,反对政府对社会经济的干预。二是国家干预主义论者,认为市场存在缺陷,国家要进行调控,社会经济才能协调运行。第三种观点可以叫做综合论者。他们指出,市场和政府都存在缺陷,要把两者结合起来,取长补短,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下面分别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16.
“农业是根本,不要忘掉”——邓小平“三农”思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一直高度重视“三农”问题。他告诫有关领导同志 :“农业是根本 ,不要忘掉。”本文阐述的邓小平关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思想主要包括 :农业是国家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基础 ;加快农村发展 ,要靠政策和科学技术 ,要实现农业产业化 ,发展乡镇企业 ,国家要支援和保护农业 ;农民问题的关键是调动农民积极性 ,增加农民收入。这些思想对统筹城乡发展 ,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经济的社会性特征把经济发展和人性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经济不能离开人性而独立地获得发展。人类经济发展史告诉我们 :凡是能够适应人性、利用人性的经济制度和经济政策 ,都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从而促进人性自身的发展 ;凡是违反人性的经济制度和经济政策 ,无论多么权威 ,设计得多么周密 ,都会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桎梏 ,从而导致人性的扭曲和退步。因此 ,经济发展要善于利用人性。一、人性的内涵所谓人性 ,是指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人的本能和本性。它包括两层含义 :第一 ,人性是固有的 ,具有客观性。它是人的天性和本能 ,是在一定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18.
失业问题是当前的社会热点,论坛讨论热烈。笔者拟对其议论的失业承受力提出三点思考。是耶非耶,读者评说。  相似文献   
19.
宏观调控,实际上存在着正常经济时期的宏观调控和经济体制转换时期的宏观调控。按照中央的设想,我国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到2010年,都属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换时期。经济体制转换时期的宏观调控要比正常经济时期的宏观调控复杂得多,难度大得多。本文试图对经济体制转换时期宏观调控的几个问题作些分析,以期对认识我国目前的宏观调控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经过16年来的理论探索和改革实践,虽然离目标模式尚有很大差距,但我们改革的思路应该说越来越清晰。现在,有部份人似乎已形成了这样的共识:大中型国有企业,搞成现代企业制度的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