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27篇
世界政治   12篇
外交国际关系   55篇
法律   150篇
中国共产党   194篇
中国政治   146篇
政治理论   54篇
综合类   1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为骗取巨额保险金,一个女老板在一个病理专家的“掩护”下,竟无病装癌,甚至假戏真做,忍痛化疗……公安机关果断出击,终揭真相。  相似文献   
62.
论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原则虽然在国际社会获得了广泛的一致性,但对其具体内容,仍是莫衷一是,本文以“区域”及其资源为切入点,从人类共同利益出发,探讨了该原则的本质、内容及实践,并结合我国国情,简要阐述了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原则与我国的关系。  相似文献   
63.
64.
当前,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它关系到高校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关系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试图列举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索问题的根源所在,并据此提出符合国情并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的更具操作性的对策,以更好地解决贫困生的资助问题,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原则的实现,进而推动社会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5.
乐山具有独特的、不可复制的三江流域,港口应该是我市今后经济发展的核心资源,本文按照"以港兴城,以城促港,港城互动"的思路,从打造"临港高新城"的金名片、建设港口码头、发展港口产业、兴建交通发达的现代服务区、构建低碳宜居的生态城五个方面,将乐山整体打造成为临港高新城。  相似文献   
66.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要素,在中国儒家和谐思想语境下,人与自然的和谐更倾向于主体对于客体的顺应与统一,反对以主体强行征服客体的姿态实现压制性的和谐.从主体自身的角度上说,是对于人的受动性本质的理性认识,从客体自然的角度上说,则是对宇宙永恒的充分肯定.作为这种和谐的最高境界则是超越主体受动性和自然永恒性的"天人合一".  相似文献   
67.
王枫  德萍 《辽宁人大》2008,(6):38-39
从今年6月1日,我国“禁塑令”正式实施,将实行有偿使用塑料购物袋制度。塑料袋成为人们关注的社会热点。一只只塑料袋,拎起人类沉重的环保话题。  相似文献   
68.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滞后是影响河南经济发展的‘瓶颈'和‘短板'。出台这个条例,对河南来说十分必要。但是,目前条例草案的分量明显不足。财政怎样扶持?政府怎样支持?人才如何引得来、留得住?研发创新如何进行?对这四个方面的问题,要有具体规定。  相似文献   
69.
刑法第360条规定了传播性病罪,即"明知自己患有梅毒、淋病等严重性病卖淫、嫖娼的"。短短20个字,字字值得推敲。卖淫业作为一个古老的职业,与梅毒这一传统的性病从来是相互依存。1979年《刑法》并未对此做出规定,而1997年《刑法》已将明知患有严重性病而卖淫、嫖娼纳入其规范范畴。但是,何谓明知?性病与严重性病的内涵、界限是什么?在司法实务中如何认定本罪?这些都值得讨论。  相似文献   
70.
喻中  钟爱萍 《桂海论丛》2000,16(3):32-35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种类最多、受灾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怎样实现法律救助与防范,使减灾防灾走上法律化制度化之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实践迫切需要建立一门法律分支学科─—灾害法学。从研究对象、内容和体系看,都具备了形成一门法律分支学科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