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2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把创新同民族的命运和前途联系在一起 ,是江泽民同志创新思想的重要特征。他在1995年5月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上明确指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①这一重要论断 ,不仅是对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的准确把握 ,而且也是我们在当今时代迎接资本主义挑战、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指导思想 ,具有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本文现就创新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试作探析 ,以加深对江泽民创新思想的理解。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揭示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基本规律 ,是…  相似文献   
12.
论邓小平对外开放中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思想唐连英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来办,这是邓小平同志对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种战略性的辩证思考,其基本精神是:中国推行现代化,要面...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在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也不是在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这就是人们需要历史的缘故。这就是人们在创造现实生活的时候,总是一只眼看着过去,一只眼注视着未来。邓小平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以当代中国的现代化为目标,一面总结过去的历史,一面描绘中国未来的蓝图。《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约有三分之一的篇幅阐述了“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的思想。主要有如下五个方面;一、用百年来的历史教育人民: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不…  相似文献   
14.
打败日本帝国主义 ——开通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基本前提 中国作为一个后现代化国家,在近代走上现代化道路,带有外来压力和挑战的明显特征。作为爱国主义者的毛泽东,他首先是从回应西方现代化浪潮的冲击和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的视角展开他的现代化思想,揭示了工业化、现代化是关系到中华民族存亡发展的历史主题。 从世界历史和地缘政治的双重因素来看,现代化浪潮是一个自西向东、由远而近的逼进过程和包围过程,也是落后  相似文献   
15.
论江泽民创新思想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年5月26日,江泽民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他还说:“一个没有创造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作为一个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大国,我们必须在科教方面掌握自己的命运。”①江泽民关于创新的重要思想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 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表现为创新是实现后来居上的重要途径。江泽民对此曾有过精辟的概括。他说;“历史上,原先落后的民族.经过自强不息,奋起直追而实现后来居上的例子很多;反过来.原来先进的民族,由…  相似文献   
16.
论个体、私营经济理论和实践的重大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也为个体、私营经济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机遇。20年来,重新崛起的个体、私营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郑重宣布:“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要继续鼓励另D导,使之健康发展。这对于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要,增加就业,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这是我们党在总结建国以来,尤其是王中全会以来20年改革开放基础上,做出的一项重大经济战略决策,也是我们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