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7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夏莹 《探索与争鸣》2023,(6):40-48+177
海德格尔的技术语言批判准确地指认了人类语言的言说方式被技术的输入输出方式所决定的宿命,却没能进一步揭示为何人类会不断发展人工智能,也即其内在动力机制,根本原因在于他未能如马克思那样将技术的发展与资本的增值强制紧密关联起来。马克思在其著名的“机器论片段”中提出自动化的“机器体系”,不仅指认这一机器体系让工人成为机器的智能器官,同时还指出资本家采用机器的根本动力在于不断压缩工人的必要劳动,以便获得工人由剩余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在这一意义上,ChatGPT应被概括为“机器语言”,它的不断迭代并不是源于技术革新的探索,而是源于资本逻辑的增值强制。因此暂时的技术“叫停”不会从根本上阻止类似人工智能发展的进程,目前我们更紧迫的任务是在充分理解其内在驱动的资本力量以及现代人交流表达的信息化和碎片化的基础上,限制资本逻辑的无限扩张,尝试消解日益抽象而扁平的生活经验,培养一种更富有“讲述性”的体验及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