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16篇
综合类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政治科学和政治哲学是政治学研究方法的双重分野,是同一对象不同的研究视角.政治科学和政治哲学的使用都是有条件的,因此把政治哲学与政治科学进行错位思考是危险的.处于"多重转型"期的中国政治学研究需要处理好政治学、政治科学与政治哲学等问题,从而科学地确立中国特色的政治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2.
和谐社会的政治逻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和谐社会是一种能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人类社会比较理想的社会状态.在当代中国,和谐社会主要是指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和谐.构建和谐社会应以尊重社会主体的多样性、差异性和矛盾性为前提,激发并整合各种社会力量,以建立政治稳定、公平公正、人际关系和睦、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为旨归.  相似文献   
13.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高教行政体制也表现为不同的阶段适应性,因此从这个角度讲,高等教育的行政体制的问题是始终存在的。近十年我国高等教育行政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不仅是50年高教史种种弊端的沉淀,还同时存在于现阶段正在进行的高教行政体制改革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4.
姚尚建 《学习论坛》2006,22(4):47-50
西方发展政治学的缺陷显示了普遍主义和历史主义的方法悖论。发展政治学在中国的使命就是要使中国摆脱西方中心主义发展理论的困扰,建立政治学的中国学派,为中国发展提供系统的政治学解决方案。从现阶段而言,发展政治学在中国的任务就是要建立以中国社会和人的发展为核心、以中国大众为对象、以中国价值为目标的开放的政治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5.
姚尚建 《行政与法》2002,5(10):10-12
网络行政是一种真实的行政存在,网络行政的运行有其显形和隐性相结合、公开性和快捷性、依赖技术创新等特点。在这一前提下行政监督必须实现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并进行新的范式选择。  相似文献   
16.
公共行政或公共行政管理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具有美学即行政美学的意义。作为行政哲学分支学科的行政美学的任务就是要从公共行政实践活动中寻找行政美的本质及其规律,促进行政美的创造。研究行政美学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在于在追求行政管理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中实现和谐行政。  相似文献   
17.
从知识政治学的视角,政府结构、政府过程、政府发展是一种基于知识的特殊主体和行为过程。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针对不同的问题,政府总是倾向于一种主导性知识作为其运作的基础,但是知识的转型与政府的知识选择使这种依赖单一知识基础的政府行为往往趋向一种结构性的失衡与偏向,而后来的政府却又往往依赖另外一种主导性知识来解决以前的政府行为偏差,造成了另外一种趋向的行为偏差。因此,和谐政府的建立是必要的,而在和谐政府的建立过程中,实现非歧视性的知识的和谐是十分重要的前提。  相似文献   
18.
区域规划首先体现为经济规划而非社会规划。从表象上看,城乡混合规划中存在的问题仅仅强调了区域治理中的功能分区却忽视了公共生活,但是从本质上看,现有的规划理念保障了市场运作却损害了公民的权利。现代规划应该强调的是,公共因子并不仅仅体现在自然要素之中,更应该体现为社会要素,多元因素引发了区域规划中的多元目标,而多元目标的实现则需要多元主体介入区域规划。只有这样,综合性的区域规划才能实现公民权利和公共生活的保护。  相似文献   
19.
顺应城市化基本规律,中国式城市化先后经历了地理空间、社会空间和数字空间的三次转型。从外部扩张到内城更新,从城市治理到区域联动,从社区治理到数字孪生,中国城市理论支持了中国式城市化的政策选择。城市空间的三次转型既推进了中国城市政策的持续演进,也带来城市治理工具的迭代。同时,由于规模治理的秩序性约束,中国客观存在的身份差异与区域差异决定了中国式城市化必然有一个渐进过程,有一个空间互动和制度嵌套的过程。但是总体上看,从区域治理、社会治理到数字治理,从土地城市化到人口城市化,中国式城市化逐渐形成了人民至上的核心理念,形成了政策演进的权利主线,走出了人口大国社会发展的独特道路。  相似文献   
20.
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提速。随着农民大规模进入城市,横亘在城乡之间的二元体制逐渐为城市权利所瓦解。由于土地的集体所有,长期以来农村的集体耕作与农业生产启发了农民集体权利的形成,因此,在这场世界最大规模的城市化移民过程中,农民进城体现为个体城市权利的实现,本质上却是集体城市权利的实现。为了维系城市的空间安全,城市政府通过积分落户等城市政策实现农民的个体权利,但是这一政策事实上形成农民精英的个体抽离,从而削弱了农民集体性权利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