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3篇
世界政治   26篇
法律   53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12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西方宗教矫正以神学救赎论、宗教转变论、社会学习和社会控制论为理论基础。监狱中的宗教矫正的活动主要有罪犯辅导和宗教教育等。宗教矫正活动具有非强制性、思想性、普适性、经济性、专业性和全面性等特征,不仅可以向罪犯提供希望并改造其日常行为,而且有提高罪犯自我认知、提供庇护、降低再犯率和减少监狱违规行为等作用。  相似文献   
62.
强索行为作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中一种普遍而又典型的行为,由于目前缺乏判断强索行为主观动机和暴力程度等因素的客观标准,增加了司法实务中处理的困难,经常会引起司法实践的困扰。对于未成年人的强索行为,有的主张按照传统刑法从严处罚;有的主张遵行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从宽处理。针对未成年人的特殊情况,将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融入到对具体涉罪未成年人处理办法中,建立统一适用的司法处遇标准,设计具有个别化的司法处遇措施,有助于统一对未成年人强索行为的法律适用和司法处遇,贯彻保护社会利益和未成年人利益的双保护原则。  相似文献   
63.
女性性犯罪是目前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研究性犯罪女性的心理对于我们预防、减少女性性犯罪以及矫治性犯罪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4.
女性性受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女性性受害并非一种孤立的社会现象,更非只是一个与受害女性有关的问题,而是与国家局势、经济发展情况、人口问题、社会稳定状况等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意义重大。女性性受害具有隐蔽性、多次性、非常时期的群体性与公开性、恶逆变性等特点;高发性也是女性性受害的主要特征,这与男女不平等的观念、社会对女性保护机制不健全、女性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与技能、人类性行为的负性功能作用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5.
校园暴力:一个概念的界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尽管校园暴力现象是社会公众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但校园暴力这一概念理论界尚未形成统一共识.目前对校园暴力界定的各种观点,大体可分为以"校园"为中心的界定模式和以"师生"为中心的界定模式两种.校园暴力宜界定为发生在中小学幼儿园及其合理辐射地域,学生、教师或校外侵入人员故意侵害师生人身以及学校和师生财产,破坏学校教学管理秩序的行为.  相似文献   
66.
中国少年保释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年司法制度不到20年的实践发展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未成年人审前羁押、释放制度。但是,客观上说,我国还远未形成完备的少年保释制度。总体而言,未成年人在羁押状态中等候审判还是一种“一般规则”,而不是例外。我国少年保释制度迫切需要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67.
我国现行戒毒体系的反思与重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吸毒的危害盛于瘟疫,吸毒问题已经“涉及中华民族的兴亡”(江泽民语)。我国现行戒毒体系还存在诸多不足,值得反思,应该统一制定戒毒法,改革自愿戒毒,完善劳教戒毒,把强制戒毒纳入劳教戒毒,建立以劳教戒毒为中心的中国戒毒体系。  相似文献   
68.
少年司法制度基本原则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迄今为止,对于少年司法制度基本原则的含义及内容的探讨还不多,尤其是在少年司法制度基本原则含义的界定上。人们往信根据自身对少年司法制度基本原则的不同理解来探讨其内容,导致关于少年司法制度基本原则很不统一的局面。根据联合国少年刑事司法准则以及我国少年司法制度相关立法和司法实践,我国少年司法制度确立了四大基本原则:双保护原则;预防为主、减少司法干预原则;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共同参与、综合治理原则  相似文献   
69.
无论是回溯立法过程还是横向比较,《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均是一部略显特殊的法律。在具体论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修订必要性或者具体条文增删之前,应当回到原点——厘清这部法典的立法思路。不应当孤立地考虑《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修订,而应梳理清晰这部法典在未成年人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与刑事法及行政法的衔接关系,合理界定其角色归属与立法重心。《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应主要规定临界预防,而一般预防的内容应分离出去,交给《义务教育法》和未来的《儿童福利法》;再犯预防的内容,则宜由刑法、刑事诉讼法、监狱法等刑事法作出规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不应当在"预防"中自我迷失,而应当明确其调整对象是"未成年人罪错行为",并以此重新确立法典结构与核心内容,赋予这部法典"司法法"的特征。  相似文献   
70.
论少年刑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少年刑法可作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少年刑法是指规定少年犯罪与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广义的少年刑法则是指关于不良行为、少年犯罪,以及保护处分与少年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迄今为止我国尚缺乏现代意义上的少年刑法。少年刑法是我国刑法制度所忽略的领域。创建现代意义上的少年刑法,实现对少年犯罪处遇以刑罚为重心到以保护处分为重心的转变,应当成为我国今后刑法改革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