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0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55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41.
(本刊讯)为庆祝建国五十周年、迎接澳门回归祖国,1999年10月27日,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一编研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联合在北京召开了开国元勋诗词研讨会。会议对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诗词创作和艺术成就进行了深入广泛的探讨。与会的专家学者一致认为,毛泽东是无产阶级革命家诗人的最杰出的代表,他的诗词创作成就之高在我国现代诗坛是无人与之比肩的,但他的创作并不是一个孤立现象。在他的周围,出现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诗人群体,其中比较受人注意的有7位:毛泽东、周恩来、朱…  相似文献   
42.
为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10月25日,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组织召开了"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搞好党史研究工作"座谈会。与会学者围绕十七大报告中的理论热点问题和新时期党史研究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部分学者提供了书面发言,现将发言内容摘录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3.
65年前,延安杨家岭山谷。这是一个注定要载入历史史册、尤其是中国共产党文艺发展史册的日子——1942年5月23日。这天傍晚,中央办公厅一楼会议室外一片不大的露天广场上,在一盏煤汽灯映照下,毛泽东用他浓重的湖南口音发表了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结论)》(以下简称《讲话》)。延安各机关学校的负责同志、许多鼎鼎大名的文艺家聆听了这次讲话。数十年来,《讲话》对我国文艺发展的影响,一直没有停止。  相似文献   
44.
陈云是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但是,在1962年以后,他逐渐远离中共核心领导层.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他重新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书记,成为中共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成员.这一过程是怎样发生的呢?  相似文献   
45.
<正>党的十九大是一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旗帜、团结奋进的大会。大会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回顾和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等重大政治论断,深刻阐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相似文献   
46.
大连市作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之一,土地资源极其稀缺,在土地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阻碍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探索完善新型城镇化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土地管理制度政策体系。要重视新型城镇化中大连市土地管理制度面临的问题,系统进行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47.
从60年代中期开始到80年代初,在中国西南、西北内陆地区开展了一场大规模的经济建设运动。根据当时从战略角度进行的划分,这一地区属于全国战略布局的第三线(第一线指东北及沿海各省,一线与三线之间为第二线),亦称“大三线”。同时,各省又都划分了自己的一、二、三线,其中的第三线称为“小三线”。大、小三线的集中建设,在六七十年代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很大比重,史称“三线建设”。它曾是中国经济建设的中心环节和首要任务,其投资之集中、地域之广大、持续时间之长,都为新中国建设史上所仅有。那末,这一重大决策是怎样逐步形成的呢?  相似文献   
48.
漫议上市公司被掏空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股东把上市公司作为圈钱的工具■地方利益唯上的行政干预和保护■应当认真解决国有股“一股独大”问题  相似文献   
49.
毛泽东很喜爱鲁迅的作品,他书写的著名题词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见右图)也为人们所熟知。但这一题词究竟写于何时何地,为何人所题,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50.
1961年9月9日,毛泽东为江青在庐山拍的一幅照片题写了一首七绝,即著名的“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这首题作《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的诗一问世,即受到广泛关注。其中,对“乱云飞渡仍从容”一句的解释,几乎所有注家都联系上下句的意思,把“仍从容”的主语解作了“劲松”。这自然并非没有道理。是啊,在暮色苍茫中看那挺拔的青松,任凭天上乱云飞渡,依然我行我素,岿然不动,这不正是恶劣环境中革命者坚强不屈的形象吗?有注家更联系1961年9月作者写此诗的时代背景,说“飞渡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