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8篇
中国政治   2篇
综合类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能够成功地实现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其主要原因,不单是由于此前开展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带来了人们的思想解放,还在于粉碎“四人帮”后党内民主传统的逐步恢复和发扬为人们解放思想准备了条件。这一条件不但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成功召开发挥了关键性作用,而且还推动了思想解放的继续和民主建设的深化。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不久,就确立了民主集中制原则。实行这一原则,自然需要党的领导人率先树立民主作风。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由于受中国封建社会家长制传统的影响,党的领导人缺乏民主作风,致使这一原…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发表,为中国的改革和发展进一步扫除了思想障碍。以南方谈话精神为指导,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实现了具有决定意义的两大突破,即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在经受各种风险考验的同时,抓住了三次发展机遇,促成了中国在90年代的经济腾飞。  相似文献   
13.
从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我们党和国家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这个时期已经延续了近30年。内容非常丰富,需要研究的问题很多。我们党史研究者的主要责任是全面、正确地反映这一时期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和建设的历史。这就需要从丰富的历史内容和曲折的历史进程中,把握历史的主线,突出历史的主体,并总结出带有普遍和现实意义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4.
从“大跃进”停止到“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国共产党曾两次实施了以经济调整为中心的八字方针。两次调整虽都取得成功,但结果却很不相同。其原因主要在于: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是否牢固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路线是否坚定贯彻;对经济体制中的弊端是否坚持改革。这三点,在今天仍有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经济调整与改革起步孙大力同其它领域相比,我国的经济建设自1957年以后不但一再受到"左"倾错误的干扰破坏,而且还受到了日益僵化的经济管理体制的束缚。因此,经济领域的拨乱反正也就不能不伴随着对僵化体制的改革。一1978年秋冬,备受僵化体制之苦和极左思想...  相似文献   
16.
总结历史迎接未来孙大力拨乱反正,不但要体现在对诸多现实问题的正确处理上,而且要体现在对重大历史问题和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上,体现在全党对于重大历史是非的思想统一和团结一致上。因此,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久,党中央就开始了对于建国后历史的总结工作。一1979...  相似文献   
17.
党史分期与进入历史新时期的标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确定历史分期应当以社会实践的发展为依据。社会发展史如此,党的历史也如此。党的路线对于历史发展的进程固然至关重要,但决定历史分期的毕竟是党所从事的主要实践活动。由于人们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对于党史分期的正确判断也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出现认识变化或不同看法是完全正常的。党对于进入历史新时期标志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变化过程。但历史发展的实践证明: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为进入历史新时期的标志,是完全正确的。  相似文献   
18.
十七大报告以鲜明的主题,深刻的阐述,集中反映了近年来我们党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这些新的理论成果,既是对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后面临的各种重大现实问题的科学回答,同时又是对  相似文献   
19.
十七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作了集中并且非常具有说服力的最新阐述。首先,通过对科学发展观的阐述,集中而全面地回答了当年改革和发展中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现实性问题,这就是报告在充分肯定成就的同时,如实地指出了经济、社会以及党的建设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  相似文献   
20.
周恩来为中日友好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已为中日两国人民所熟知。不过,在中日两国建交已经25周年,两国都正以如何发展下个世纪的友好关系为当前课题的今天,仅仅缅怀他的功绩是不够的。在纪念周恩来诞辰100周年之际,如果能够从他为中日友好事业所做的贡献中悟出一些重要的启示,则对于这一事业的今后发展,以及这一事业的缔造者之一─-周恩来本人,都是一件更有意义的事情。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谈点个人认识。一、把握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文化上相通,有着数千年友好交往的历史。但是自1894年起,日本先后对中国发动了两次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