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49篇
中国政治   4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孙果达 《党史纵横》2010,(11):45-47
西安事变发生后的第一份电报是通知红都保安中共中央的,但这份电报究竟是谁发的却是个谜。多年来,学界对西安事变的研究都把张学良或当时中共中央驻东北军联络员刘鼎所发的电报作为保安得知西安事变的开始。但事实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22.
在人们的印象中,周恩来总理是一位温文尔雅的白面书生,如同诸葛亮"羽扇纶巾",运筹帷幄,是绝对的文职官员。但令人感到稀奇的是,遵义会议以前,周恩来长期担任的是中央军事部长、军委书记,甚至创建并亲自领导"中央特科",专门惩奸除霸,这些可都是赫赫武夫才能干的事。新中国成立以后,周恩来当选为国务院总理,他每天的睡眠多则三四个小时,少则一两个小时,然而精力总是那么旺盛。周总理的酒量更是大得离谱,  相似文献   
23.
1947年秋,我情报工作遭受了一次大劫难,其危害甚至堪与当年顾顺章的叛变相比。当时我中情部直接领导的一个规模较大、涉及华北、西北、东北地区,有五部地下秘密电台的王石坚情报系统被敌人破坏,郑介民和毛人凤曾狂妾地声称搞垮了中共半壁天下。后来,我情报部门及时采取了多项善后措施加以补救。  相似文献   
24.
西安事变中共中央从"除蒋"到"释蒋"的政策转变,既是在多方博弈中力争利益最大化,也是为了支持张学良的"兵谏"诉求而做出的自主选择,并不是因为服从斯大林或共产国际的命令。  相似文献   
25.
叙事本位、史论本位与实事本位--与何平教授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叙事功能的退化与史学危机"一文对叙事本位与历史叙事的弘扬非常精彩,稍嫌不足的是对"退化"与"危机"这两个全文立论基础的实证还不够充分.要振兴中国的史学,使史学成果真正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关键并不在坚持"史论本位"还是"叙事本位",而是必须坚持"实事本位".即不管"论"还是"叙",都必须树立确保所论所叙之事的真实、翔实与扎实的理念,以在最大程度上确保史学成果的公正、公信与公平.  相似文献   
26.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全部历史过程中最基本、最主要的经验,它主要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否则中国化就会失去了方向;二是必须坚持中国化,否则马克思主义就会成为教条主义。这两者互为依存,是个整体。在中国共产党80年的  相似文献   
27.
遵义会议后长征路上的两次重要会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水河畔的陈福村是红军长征中中共中央成立新三人军事指挥小组的地点,也是毛泽东在组织上真正掌握军事决策权和指挥权的地方。遵义会议后,李德虽然被解除了军事上的指挥权,但并不意味着毛泽东就顺理成章地替代了李德。根据遵义会议的决定,最高军事首长朱德和周恩来为军事指挥者,且周恩来是党内委托的对于指挥军事上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毛泽东此时虽已经成了政治局常委,但在军事上还是周恩来的“帮助者”,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周恩来的军事助理。  相似文献   
28.
孙子兵法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一部分,完全应该继承和发展。但是,兵法毕竟有其自身特点。它是暴力的产物,诡诈的体现,是柄双刃剑,如果在和平建设中肆意挥舞,就可能伤及我们正在从事的伟大事业,伤及民族的素质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9.
孙果达  王伟 《党史纵横》2014,(5):13-16,46
正在以往对西安事变的研究中,人们总以为苏联与西安事变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但真实的历史恰恰相反。蒋介石西安之行由"和"到"剿"的转变从1935年底起,蒋介石主动派人在莫斯科试探国共谈判的可能性。当时蒋介石以为,长征中的红军已经不足为患,"安内"基本完成,政策的重心开始倾向"攘外"。如果不乘胜抓住机会同中共和谈,就不能指望从苏联方面得到"攘外"不可缺少的援助与支持。  相似文献   
30.
周恩来留"美髯"是其在革命斗争中改变和隐蔽自己面貌特征的重要手段。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周恩来传》中提到,周恩来是敌人抓捕和暗杀的主要目标,特别是认识他的人很多,因此"他通常装扮成商人,后来又留起了大胡子,所以党内许多人叫他‘胡公’。"西安事变具备秘密战线的所有特征,周恩来的"美髯"也是一条重要线索,反映了周恩来刚到西安的活动,也折射出当时共产党与张学良的微妙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