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6篇
中国政治   9篇
综合类   2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也是一个一脉相承的过程。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看,一脉相承体现在五个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当前,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脉相承性,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42.
时代精神具有统领性、自觉性特征。分析西方国家弘扬时代精神的经验,可以看到三个重要特征:高度政治化、高度社会化、高度系统化。积极借鉴西方的经验,我国在弘扬时代精神过程中,需要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积极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43.
宋一 《长白学刊》2008,(1):89-92
道德是一种特殊的资本,对于经济发展具有特殊效应。一是道德资本具有经济发展的整合效应;二是道德资本具有经济发展的创新效应。道德资本对于经济发展的意义在于:道德资本是经济发展的基本支撑,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当前,需要充分运用道德资本,扩充经济发展的内涵;增强经济发展的基础;加快经济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44.
“软实力”视域下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从“软实力”的内在要求出发,正确处理好“软实力”各个方面之间的关系,把握其中的实质和关键,进一步推进文化建设与发展,对于加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5.
文化与人的发展是合而为一的:对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而言,人民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创造和享有的主体;人文精神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发展取向;创新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发展动力。从社会发展看,人民、人文精神、创新相互作用,共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发展。为此,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需要加强人民、人文精神、创新的整合,增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基础;发挥人民、人文精神、创新的作用,提高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活力。  相似文献   
46.
宋一 《学习论坛》2007,23(12):17-19
从本质特征上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规律体现为个性与共性的对立统一,体现为理论与实践的对立统一.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包含了三对基本矛盾,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规律,中国实践对马克思主义的推进规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融合的规律.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需要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式的解释,奠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应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加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必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47.
从结构看生态文明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一 《实事求是》2009,(1):9-11
从内在机制看,生态包括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三维结构:人——自然之间的效率结构,人——自然之间的效益结构,人——自然之间的效能结构。从特征上看,生态文明是各种要素协调全面发展的文明,也是各种要素互动和谐发展的文明。从结构角度看,建构生态文明,需要大力推进科技进步,提高人类利用生态的效率;大力推进生态经济,提高人类利用生态的效能;大力推进生态保护,提高人类利用生态的效益。  相似文献   
48.
作为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积极探索,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启示。概括来看,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主要包括:积极拓展对外关系,营造社会主义社会的国际环境;大力发展生产力,奠定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提供社会主义社会的制度保证;正确处理两类矛盾,把握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方法;加强文化建设,增强社会主义社会的人文底蕴;坚持实事求是,创新社会主义社会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49.
文化与人的发展是合而为一的:对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而言,人民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创造和享有的主体;人文精神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发展取向;创新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发展动力.从社会发展看,人民、人文精神、创新相互作用,共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发展.为此,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需要加强人民、人文精神、创新的整合,增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基础;发挥人民、人文精神、创新的作用,提高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活力.  相似文献   
50.
从内容上看,儒家精神包括了热爱祖国,服务民众的爱国主义精神;不畏艰险,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宽容和谐,和衷共济的融合精神;崇德向善,追求完美的人文精神。弘扬儒家文化的精神,对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注重教育和文化的作用,二是强调道德在社会发展中的功能,三是大力倡导和谐精神。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充分弘扬儒家精神,推进社会更加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