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16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衰人骥骥     
宋石男 《廉政瞭望》2013,(18):42-42
杨小骥坐3路公交穿过整个城市来到我家,只为了给我送一套乒乓球海绵和胶皮。我留他吃饭,他不肯,说耍回家。一年前的杨小骥可不是这个样,那时无论哪个朋友叫他吃饭,他都有求必应。那时他还没有孩子,每天去球馆教球,一月可挣2000来块。现在有了孩子,这收入显然不够。  相似文献   
12.
江声酒楼     
宋石男 《廉政瞭望》2011,(24):45-45
我叉看见了江声酒楼,在余老板的死讯传来之后。 那三层红色仿古楼阁,文士样立在江边。楼中高朋满座,觥筹交错,那是江声酒楼的黄金时代,时间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叶。  相似文献   
13.
2012年底,中央领导人王岐山在反腐工作座谈会上向专家推荐了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他说:"我们现在很多的学者看的是后资本主义时期的书,应该看一下前期的东西,希望大家看一下《旧制度与大革命》。"此书因此备受关注。【对平等的追求压倒了对自由的追求】法国大革命的起因,史书常归于资产阶级的兴起和启蒙运动对专制权威的批判。这没错,  相似文献   
14.
朋友     
宋石男 《廉政瞭望》2012,(10):48-48
1991年5月,我参加“纪念五四运动72周年”演讲比赛,准备一亮相就大声呼喊:“72年前的今天,五四运动怒潮排空”,激情溅得一礼堂都是。其实我自己写的开头是“今天风和日丽。我来缅怀五四先驱”,老爸说压不住堂子,就给改了。  相似文献   
15.
芜城     
历史,历来是小人物、小风物的淘汰史,如今若不一一唤醒,那片故土。终不过百年孤独。  相似文献   
16.
消失的名伶     
宋石男 《廉政瞭望》2010,(24):46-46
1938年,苏州姑娘严曦逃至川南小城五通桥,在盐务总局开设的保育院谋得一份会计工作。保育院设在五龙山多宝寺,收养了700多名难民的孩子,都是女孩。寺庙不大,孩子们只能睡在垫着一层稻草的地上,横七竖八,重峦叠嶂。严曦一有时间,就给孩子们洗头、剪指甲。  相似文献   
17.
有罪的诗     
宋石男 《廉政瞭望》2012,(14):50-50
名誉是人类最珍贵的衣服。剥夺一个人的名誉所造成的侮辱,比剥去他的衣服更持久而深刻。清代雍正年间的“名教罪人”案,即是皇帝通过“发动群众斗群众”、“戴政治帽子”等手段,剥夺苦主钱名世名誉终身。  相似文献   
18.
魏伯伦是我大伯的知心挚友。他家境贫寒,少而父母双亡,兄妹也先后死去,剩下他一个。孤苦伶仃。据他说,早年大户邻居,家有塾师,每逢上课,就去旁听,因此识得不少字,毛笔字也不坏。解放前他在粮店做学徒,解放后成了粮食部门职工。起初,因为根正苗红,还任过副站长之类的职务。可惜好景不长,“三反五反”被打成老虎,说他贪污。他一气之下,抹喉自杀,被抢救转来,颈项上从此留下一条“猪儿虫”大小的疤痕。翻着赭红色光芒,刺目疹心。虽然后来组织上得出结论是“事出有因,查无实证”,但他身价一落千丈,再未被重用。  相似文献   
19.
宋石男 《廉政瞭望》2012,(24):49-49
在老外写的一些历史书上,有很多细节虽真假难辨,但在国内的历史书上,相对稀缺,读来颇有趣味。 1816年,英国第二次派往中国的使者安赫斯特同其前辈马戛尔尼一样,遭遇到厄运,上一次,因为叩头问题,乾隆没有理会马戛尔尼代表英国提出的外交及贸易请求,还把后者的礼物堆到厕所里去。  相似文献   
20.
宋石男 《廉政瞭望》2011,(24):20-21
在时评圈有个自嘲的说法:你三年前写的评论,三年后甚至十三年后,还可以登出来,只需要把时间地点人物改一改。譬如强拆,说了这么多年,仍然层出不穷;又如校车问题,也说了这么多年,但每年都发生恶性事故;再如公路乱收费、国考舞弊、城管打人等等,旱不是什么新鲜事。百姓谴责、媒体曝光、行政处罚乃至法律矫正……可仍然无法禁绝上述错误乃至罪行。为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