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4篇
法律   78篇
中国共产党   30篇
中国政治   12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2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3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云南省禁毒条例》已由云南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于2005年3月25日修订通过,2005年5月1日起施行。《云南省禁毒条例》共六章49条。为了更好地学习、贯彻和落实条例,由云南警官学院法律系部分教授、学者编写的《云南省禁毒条例》释义,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具有较高的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又有解读条例的科研见解,是指导禁毒工作“四禁”并举、堵源截流、预防为主、标本兼治、严格执法、综合治理的研究论文、值得关注!(续上期)  相似文献   
52.
在刑事案件中,犯罪主体的年龄问题至关重要,它往往决定着行为人是否应当对自己实施的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承担到什么程度。在我国的刑事诉讼中,犯罪主体的年龄的确定一般依据户籍登记,以户籍登记的出生日期计算年龄。但由于现行户籍管理制度不严等诸多问题,使认定行为人尤其是涉及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年龄遇到困难。近十年来,随着我国司法鉴定工作的日益健全和证据学的发展,能够快捷并较准确测算人体年龄的骨龄鉴定走进刑事司法人员的视野,成为判断犯罪嫌疑人年龄的重要方法。但在刑事诉讼实践中,骨龄鉴定的运用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本文立足办案实践,分析目前骨龄鉴定工作存在的问题,从证据运用的角度提出一管之见,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53.
沈臻懿 《检察风云》2014,(22):34-36
2013年以来,美国华盛顿、纽约等地已发生多起蓖麻毒素“毒信”事件。诚然,美国执法部门的提前介入与预先检验,使得带有蓖麻毒素的可疑“毒信”并未造成实质性的严重后果。不过,蓖麻毒素的巨大危害性,不仅令美国社会备感忧虑;“毒信”事件的频频发生,也令蓖麻毒素成为了可能引发新一轮恐怖袭击的主要工具之一。  相似文献   
54.
王阳明“平时论学,未尝立一言”,随处指点学生,罕为著书立说。他始终秉承孔子“述而不著”的理念,强调著述以“正人心、存天理、去人欲”为宗旨,以“存其迹以示法、削其事以杜奸”为基本原则,以“笔旧削繁”为方式方法,“著述以明道”为基本目标。王阳明的著述观与其心学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而形成了王阳明独特的著述理论。  相似文献   
55.
<正>多年前,一部名为《黑客帝国》的科幻电影,让我们看到了影视作品描绘下充满着科技元素的未来世界。多年后的今天,科幻作品中的诸多情境正逐步走向现实。诸如,令人耳目一新的“智能隐形眼镜”,佩戴者可以在视力所及的范围内实时叠加数字信息。可叠加数字信息的智能隐形眼镜说起隐形眼镜,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自隐形眼镜技术商用化以来,  相似文献   
56.
物质转移理论起源于20世纪初叶,随着物证鉴定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和完善,物质转移理论的内涵也不断深化。现代意义上的物质转移理论主要研究客观存在的物体在外力作用下,相互之间发生的物质交换及转移。作为物证鉴定基础理论之一,物质转移揭示出的客观规律对物证技术,尤其是物证鉴定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该理论作为诉讼案件中获取鉴定材料的科学基础,其价值不仅在于为确定鉴定方法提供了有力依据,更为物证鉴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57.
大约是郑培民副书记逝世的第二天,我为“中国神农文化征文竞赛”事宜拨通了评委———省文联党组副书记江学恭的电话,江学恭第一句话就告诉我郑书记在京逝世的消息。我一听,本来要向江汇报的事都忘记了,放下电话,禁不住抱头大哭……那一年郑书记是省委分管党群的副书记,我是一名边远老区县(安仁县)的宣传部副部长,一名科级干部,只因为一套书,我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情。那天,我在县委礼堂参加全县的一个科局单位负责人大会,突然手机铃声响起,我只好偷偷地在座位下接通了电话,报了自己的姓名后我就很难听清对方的话了。会场麦克风的声音很响…  相似文献   
58.
无论是大自然的巨大破坏力,抑或人为因素引发的灾难与惨案,往往都会带来极为惨重的财产损失与人员伤亡.伴之特大灾难事件的发生,不仅令事发地点陷于无助与混乱之境地,灾难现场中更可能呈现出遇难者尸体断离、容貌毁损、遗物散落等惨状.  相似文献   
59.
沈臻懿 《检察风云》2014,(23):62-63
何为“过劳死”问题“过劳死”(karoshi)一词的最初诞生,即源自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社会。当时,日本泡沫经济的破裂,使得上班族们承受着超负荷的工作压力,甚至在工作中出现了猝死或者因不堪工作压力而以自杀方式结束自己生命的现象。从彼时起,日本媒体在报道这一特定问题时,就开始使用“过劳死”这一名词。与此同时,“过劳死”的英译“karoshi”亦证实,其本身即是一个完完全全源自于日语的英语外来词。  相似文献   
60.
沈臻懿 《检察风云》2014,(11):52-53
域外探法近年来,不甚景气的欧洲经济、日益恶化的失业现象以及旷日持久的债务问题,令欧洲人对于逃税现象日趋敏感。为此,2014年3月20日至21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所举行的欧盟峰会上,欧盟各国正式迈出了打击跨境逃税的关键步伐。根据28个成员国在欧盟峰会上所达成的一致意见,欧盟全境内将建立起一个银行信息自动交换系统,并形成合力来打击各类跨境逃税的违法行为。这一系统的构建,使得逃税者即使在本国境外设立有海外账户,本国政府也能及时获取相关信息,进而追缴相应税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