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展江 《新民周刊》2012,(18):10-10
直到最近我才知道复旦大学学生吴恒已在去年初夏发起了名为"掷出窗外"的公民行动,通过搜集媒体的报道来窥见和调查食品安全的糟糕现状,并创办网站不断公布信息和研究成果来警醒国人。这对于我这个比较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新闻自由观再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新闻自由在我国一直是一个敏感的问题,在对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认识上存在着种种误读。改革开放以来思想解放运动的深入以及中国近期已正式签署《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新形势,要求我们重新探讨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自由观,以便积极而审慎地发展社会主义新闻自由。  相似文献   
13.
展江 《党政论坛》2009,(16):8-8
清代诗人法式善,写有《读书四首》,运用四个比喻,论述了读书的道理和方法,很能给人以启迪。第一首说:“读书如蓄货,一室靡不有。瑰奇产岩阿,幽怪发渊蔽。当其求莫致,岂借跋涉走。”他认为读书要像蓄积宝物一样,应当应有尽有多多益善,甚至不惜长途跋涉以求得。当然,有了珍宝也不要炫耀于人,同时又不能闲置不用。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社会中,政治组织、经济实体和其他社会集团无不以新闻媒介为最便捷、最有力的传播工具。由于历史的原因,许多人常将新闻与宣传视为同一体。信息革命时代的到来要求我们对此加以反省。其实宣传活动与一般新闻传播活动都有着若干相异之处  相似文献   
15.
从新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首卷看《莱茵报》时期德国新闻事业展江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从1995年起,用大约20年时间出版主要根据德文历史考证版第2版翻译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版(下简称新版)。这是一项意义重大的跨世纪理论建设工程。现已发行的新版...  相似文献   
16.
舆论监督的反腐败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腐败能够破坏民主政治,破坏经济发展,减损国民福利。依据“透明国际”发布的全球腐败感指数和对世界各国腐败状况的量化分析和观察,舆论监督的具体形式包括第一时间的海量客观报道、针对腐败的评论和漫画以及调查性报道三种方式,大众传媒主要通过引发公众义愤、引发国会采取行动、引发司法部门采取行动、引发压力集团施压四种社会动员模式来达到反腐败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略论美国新闻媒介运行机制展江任何一国的新闻事业都深深地打上本国的特定政治与经济体制的印记,而没有哪个国家的新闻事业能像美国那样具有那么浓重的商业色彩。本文从政治文化和媒介经济学的角度简要分析美国新闻媒介的运行机制,以期在抵制渗透于新闻媒介运行过程中并...  相似文献   
18.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设计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频道是专门播出新闻节目和具有新闻属性的节目的专业电视频道。美国和西欧国家于20世纪90年代迅速发展。作为中国第一新闻媒介的CCTV目前尚无新闻频道,创办新闻频道已迫在眉睫,社会为创办新闻频道提供了契机,中国新闻工作者要在思维方式、新闻价值观和新闻运作原则诸方面有所改变,为形成科学的新闻理念和新闻频道操作方式贡献智慧。  相似文献   
19.
展江 《人民论坛》2012,(13):43-44
沟通体制内外、引领舆论方向和凝聚社会共识的功能,似乎是其他媒体难以替代党报的独特优势。中国这么大,即便按照同级党报不得批评同级党委的既有规定,《人民日报》和大量的省级党报还是大有可为的  相似文献   
20.
展江 《民主与法制》2011,(36):11-11
中国媒体在经历了五个舆论监督历程发展后开始进入一个多元开放的时代,这一方面是社会的更加开放使然,另一方面还是拜新技术借力舆论监督之赐。微博,这一网络驱动型的公民参与,让滥用权力的人更加难以藏身,在推进整个社会信息公开的同时,消除信息不对称和暗箱操作,有可能会发展成为一种常态的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