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4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历史的目光定格在炮火硝烟的峥嵘岁月里福建永安这座小山城——这里蓬勃发展的抗战进步文化活动是东南抗战文化的一面光辉旗帜,它成为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成功实践的光辉典范,成为国统区抗战文化的重要枢纽,谱写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光辉篇章。  相似文献   
32.
闽南山水,秀丽多姿。早在革命战争年代,周恩来便与闽南结下不解之缘,全国解放之后,他更是不忘闽南,将一片深情留在闽南大地……  相似文献   
33.
<正>(2010年9月1日)尊敬的各位老前辈、各位领导,同志们: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之际,省新四军研究会举行"新四军与抗日战争"学术研讨会,重温那段血与火的悲壮历史,  相似文献   
34.
<正>在闽南抗日战争的史册上,记载着一个悲壮沉痛的故事——"月港事件"。多少年来,诏安良峰山麓下长眠的12个共产党人,一直在用他们不屈的冤魂,向着苍天,向着大地,向着曾经养育他们的父老乡亲,诉说着一个血的教训……  相似文献   
35.
童小鹏是福建长汀人。他于1930年参加红军,经历过五次反“围剿”战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他跟随周恩来转战南北,风风雨雨四十年,留下了许多难忘的回忆。  相似文献   
36.
历时10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国民经济遭到巨大损失。周恩来在这场内乱中以“我不入虎穴,谁入虎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献身精神,维护党的团结,维系国民经济的运转,使国民经济仍然取得一定进展。“粮食生产保持了比较稳定的增长。工业、交通、基本建设和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一批重要成就。”①周恩来在“文革”期间指导经济工作的主要思想和做法是:一、强调既要革命,又要生产,经济基础不能乱,生产绝不能停  “抓革命,促生产”,是毛泽东在“文化大革命”中提出的一个口号。从…  相似文献   
37.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根本要求。胡锦涛同志指出:"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来发展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始终是最紧要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典范谷文昌,心系人民群众,始终把"不带私心干革命,一心一意为人民"作为自己行动的准则,在几十年的奋斗中,牢记宗旨,一  相似文献   
38.
中共地方党史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的一部分,它是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中共地方党组织在中央和上级组织的领导下,自身成长和发展的历史,是领导当地工人阶级和各族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广大党史工作者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加强对地方党史的征集、研究,并将研究成果服务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使得地方党史研究的社会功能越发显现出不可低估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39.
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中国近代反对外敌入侵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动员最广、影响最深远的一次民族革命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千百万优秀的中华儿女在觉醒和奋争中,经过不屈不挠的斗争,赢得了胜利,赢得了和平,赢得了民族的振兴,赢得了新的国际形象。毛泽东曾以气吞山河之势向世人宣称:中国的抗日战争是“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振兴的一个重大历史转折。  相似文献   
40.
闽粤边区的基层党组织曾开展了一场颇具声势的革命竞赛。竞赛的中心内容,是发展红军游击队和创建新的党团支部。 此前,中共闽粤边特委于平和尪仔石山召开第五次扩大会议,提出要尽快地到大社中发展党团组织,迅速集结更多党的先进分子,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