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25篇
中国共产党   17篇
中国政治   36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13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和措施因各国的具体情况不同而有差别,归纳起来,可以大致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一、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着眼点是通过紧缩银根而降低总需求,从而达到抑制通货膨胀的目的。货币政策的内容,除了包括人们常说的三大政策工具,即再贴现率、存款准备金比率和公开  相似文献   
102.
本世纪初,一个聪明的美国商人想出一条“快速致富法”:给每个老主顾发张卡。凭着这张卡,老主顾可以“先购物,后算帐”。从此,世界上第一张信用卡便诞生了。1952年,美国富兰克林银行冒着风险将  相似文献   
103.
晏扩明 《新视野》2023,(2):35-42
从政治哲学史的角度来看,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有三个理论渊源:一是古希腊时期的城邦共同体思想,二是启蒙时期的契约共同体思想,三是德国古典哲学的伦理共同体思想。在古希腊时期的城邦共同体思想中,城邦共同体的理性建构与个人对城邦的感性叛逃构成了个人与共同体之间的内在张力;在启蒙时期的契约共同体思想中,契约共同体的理性缔结与“自然主义”人性论的感性挑战构成了处理个人与共同体之间关系的两个派别;到了德国古典哲学这里,如何以理性或者感性的理论视域来看待个人与共同体之间的辩证关系仍旧成为理解共同体问题的关键锁匙。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是在辩证看待上述三种政治哲学传统的基础之上完成的,它既是对城邦共同体思想的反思,也是对契约共同体思想的批判,更是对伦理共同体思想的扬弃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