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16篇
中国政治   14篇
政治理论   15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庄德水 《前线》2015,(2):49-51,5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制定实施切实可行的责任追究制度。"随后颁布的《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进一步强调,健全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又指出,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要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供体制机制的制度保障,深化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关键在落  相似文献   
22.
庄德水 《人民论坛》2013,(12):24-26
传统阶级斗争论、传统道德论、腐败文化论、经典寻租论、新制度理论从不同角度对我国腐败发生根源进行了解释,但仍显得不足廉政建设是中国改革事业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也是改革利益得到公平分享的推动力,更是实现政府发展的内在要求。当前,廉政改革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能否破解廉政改革过程中的理论问题,直接关系到廉政建设本身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23.
部门行政在本质上是一种利益冲突,即部门利益与公共利益相冲突的过程。部门利益是部门行政的内在根源。从对公共利益的占有程度和表现形式来看,部门行政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利益驱动阶段、利益攫取阶段和利益定型阶段,这三个阶段分别对应于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化和利益法制化三个环节。从利益冲突角度来分析部门行政的阶段性特征有利于深入理解部门内集体腐败的发生规律。  相似文献   
24.
<正>问责是党章赋予的重要职责,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应有之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已逐渐成为共识。但在强化问责的同时,一些地方和部门出现了问责泛化问题,把层层传导责任压力变异成层层加码,随意扩大问责范围、增加问责人员数量。比如,前一段时间,有媒体调查发现,有的地方简单以问责数量衡量整治效果,有的部门为了凑数只好挖空心思"泛化问责"。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背景下,这类问责泛化问题严重背离了问责制度的初衷,让问责走样、变味。  相似文献   
25.
当前地方政府财产申报制度实践是一种微观层面上的边缘性创新,这种创新是以不触动现行廉政体制为前提的,故创新重点在于操作层面的技术改进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尝试开展财产申报试点工作,试图突破财产申报的制度瓶颈。这些有益探索为我国建立健全财产申报制度积累了宝贵经验,但不可否认,受实践条件限制,这些探索仍存在先天不足。本文拟分析当前财产申报制度的创新情况  相似文献   
26.
1月22日至24日,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谈到,要将防腐措施与改革举措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推进重点领域监督机制改革,有针对性地补齐制度短板。1月24日对外公开的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公报也提到要将正风肃纪反腐与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促进治理贯通起来。  相似文献   
27.
论毛泽东"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松  庄德水 《理论学刊》2007,4(10):11-16
毛泽东"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思想经历了一个萌芽、形成、成熟的过程。毛泽东"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思想包括三大理论基础、三大监督原则、一个监督核心、基本监督途径这样一些基本内容。毛泽东"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思想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中国革命政权建设的经验总结;就其形式而言,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监督理论,为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督体系奠定了基础。毛泽东对"让人民来监督政府"的探索出现的偏差表现在四个忽视方面,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28.
OECD国家防止利益冲突的伦理工程及其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管理和防止公职人员的利益冲突是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设计了管理和防止利益冲突的伦理工程,包括指导功能模块,其要素是行为规范价值和职业发展等;管理功能模块,其要素是管理机构的协同和公共服务环境等;控制功能模块,其要素是法律框架和公众参与等。伦理工程是一个综合体系,每一个功能模块都相互支持和配合,形成管理和防止利益冲突的合力。科学借鉴OECD国家的实践经验,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加强防止利益冲突工作,实现源头防腐的目的。  相似文献   
29.
党内法规评估主体建构是党内法规评估活动的重要内容。党内法规评估遵循“谁制定、谁评估”原则,评估主体建构的决策具有一元化特征,一般由制定主体、执行主体和被委托主体承担评估工作,对党员参与评估关注不足。多元化是党内法规评估主体建构的发展趋向,党员是重要的评估主体,在党内具有正式评估权利和资源。重塑党员主体性,推动党员参与党内法规评估,需要从环境层面建设评估文化,从主体层面推进评估能力建设,从机制层面推进评估平台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30.
公民社会是反腐败最广泛、最深厚的社会基础。公民社会是政治力量平衡的政治安排、合理机制和合法结构。公民社会对国家权力监督的现实性表现在政府职能转变、社会阶层分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正义性表现在实质性特征、形式正义性特征和程序正义性特征三方面。公民社会监督类型可分普遍性监督、制度性监督、自治性监督、结构性监督、功能性监督。加强公民社会监督功能的路径在于实现国家、社会、市场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