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16篇
中国政治   14篇
政治理论   15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腐败中介是一种新的腐败现象,包括变相受贿、秘密转移、牵线搭桥等三种形式。根据行动-资源理论,腐败中介根源于行贿人与受贿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腐败中介机构充当双方的中介并形成信息和利益共享的寻租网络。寻租网络和腐败中介不仅加大了腐败案件发现和查处的难度,而且让行贿人和受贿人的腐败行为处于失监的安全状态。治理腐败中介行为应进一步推进中介机构的改革,加强打击腐败方面的司法工作,建立健全防止利益冲突制度以及强化中介机构的内部控制和行业自律机制。  相似文献   
42.
人民监督是指人民群众和团体依法对政府及工作人员的权力运行过程所进行的监督。人民监督既是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民群众参与政事、行使民主权利的基本形式。近十多年来,我们党更加关注并积极推进人民监督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关于人民监督的理论研究工  相似文献   
43.
利益冲突研究:理论路径、政策视界与廉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职人员的利益冲突问题是一个新的廉政建设研究领域。西方国家在二战期间正式使用“利益冲突”这个用语并制定相关伦理法规。当前国外公职人员的利益冲突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研究利益冲突的理论问题,二是研究防止利益冲突的政策问题。我国学术界对利益冲突问题的研究尚处在萌发阶段。管理和防止公职人员的利益冲突是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4.
确定评估对象是党内法规评估的首要内容,党内法规评估对象选择应符合政治性、可评估性、可行性等原则。结合党内法规效力和执规责任规定,当前党内法规评估对象主要包括效力冲突性党内法规、执行冲突性党内法规、试验性党内法规,这三类党内法规的评估分别对应形成性评估、过程性评估、总结性评估。为了实现党内法规评估对象的科学化,需要进一步明晰党内法规评估对象的范围,丰富党内法规评估对象的内容,建立党内法规评估的责任机制,优化党内法规评估对象的选择策略。  相似文献   
45.
从监察委员会有效运行逻辑来说,在宏观层面,执政党领导为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和监察委员会有效运行提供了政治保证,国家监察是执政党治理国家和治理政党的结构化机制。监察权的政治性及其产生均源于党的领导权,运用监察权旨在实现党的领导和执政的具体化。在中观层面的具体实践中,监察委员会运行与纪律检查委员会运行是一体化的,合署办公是党领导国家监察工作的组织形式,民主集中制原则是对监察权行使的一种结构性制约。在微观的程序层面,监察运行具有法治依据和程序保证,基于监察运行的纪法衔接,监察证据可以应用于纪律审查,提高纪律审查的法治性;基于监察运行的司法衔接,监察委员会应与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实现法律协同和程序衔接。  相似文献   
46.
纪检体制改革是一个系统的政治改革问题。纪检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可以从反腐败、政党转型、政治发展的角度来分析,纪检体制改革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会成为政治改革的试验场,为中国政治发展提供动力机制。在现行制度空间和资源约束条件下,权威主导是推进纪检体制改革的最优选择,权威主导模式契合了转型中国的政治发展特征和中国政治权力的运行特点,自上而下地为纪检体制改革提供顶层设计、执行策略和行动示范。推进我国纪检体制改革应走反思性改革和伴生性改革相结合的道路,以问题为导向,告别单向性改革,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的改革方法,立足于政党转型和政治发展对纪检体制改革进程进行统一协调。  相似文献   
47.
48.
深化高校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是党中央加强对高校集中统一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需要。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明确了全面从严治党和纪检监察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充分展现了党中央优先发展教育、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政治决心。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进一步强调,深入推进高校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完善派驻监督体系机制,推进派驻机构、派出机构全面运用监察权。这些部署要求为高校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49.
地方政府廉政制度创新实践及其行为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廉政制度创新活动受其行为空间约束,这个行为空间由国家宪法秩序、执政党政策以及实践知识存量等组成。根据廉政制度创新的动力机制,廉政制度创新模式可以分成贯彻型创新模式、发展型创新模式和竞争型创新模式。其中,贯彻型创新动力来自于上级权力中心,发展型创新动力来自于本地实际工作需要,竞争型创新动力来自于政绩需求。当前,要拓展廉政制度创新行为空间,保证创新持续力,应在现行政治体制框架内逐步突破原有的政策限制,从体制外的社会公众和专家学者中寻求创新支持,并实现廉政制度创新工作本身的制度化。  相似文献   
50.
当前廉政制度创新活动受其行为空间约束,这个行为空间由国家宪法秩序、执政党政策以及实践知识存量等组成.根据廉政制度创新的动力机制,廉政制度创新模式可以分成贯彻型创新模式、发展型创新模式和竞争型创新模式.其中,贯彻型创新动力来自于上级权力中心,发展型创新动力来自于本地实际工作需要,竞争型创新动力来自于政绩需求.当前,要拓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