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8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17篇
中国共产党   45篇
中国政治   20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18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0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1.
当今考试越来越多地采用无纸化考试模式 ,与之配套出现的考试管理信息系统。先进的技术手段 ,合理的系统设计 ,使考试管理信息系统确实起到保证考试质量 ,加强考务管理规范化、自动化和科学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72.
爱拼才会赢     
祁永胜,农四师七十二团的一名下岗工人,下岗后从摆地摊卖小百货起家,历经拼搏,现在拥有一个商店,一间澡堂,一辆桑塔纳小轿车,480只生产母羊,总资产达到40余万元,被评为农四师再就业“十佳”创业明星。他的人生历程,见证了创业的艰辛,见证了敢拼才会赢的真谛,更见证了他坚强的个性和闪光的品质。 1989年,七十二团水泥厂倒闭后,祁永胜被分配到团链条厂工作,由于该厂经济不景气,没多久他就接到了下岗通知书。失落与迷茫、压力与困难  相似文献   
73.
论劳动合同中的缔约过失责任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缔约过失责任制度是民法债权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它的提出使缔约阶段也纳入法律调整的范畴,进一步完善了债法理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对缔约失责制度作了较全面的规定,但这些规定却不适用于劳动合同,从而造成我国劳动立法与实践的严重脱节.为了弥补劳动权利救济的缺陷,确立劳动缔约过失责任制度是必要和可行的.但劳动合同属于兼具有公私法性质的社会法调整,劳动缔约过失责任制度与民法中的缔约过失责任制度相比在适用主体、归责原则、适用范围和赔偿范围等方面有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74.
添附是物权法上确定所有权取得的一项重要规则,同时也与债法中的不当得利、违约责任、损害赔偿等制度密切相关.房屋租赁中的添附主要表现为不动产与动产的附合,它虽以租赁合同为基础,但相对独立于合同关系.实践中有必要区分承租人添附的善意与恶意、添附产生的合同内部关系与外部效力、添附形成物的价值大小和功能差异等因素确定添附物的归属.而对于租赁房屋添附利益的返还及损害赔偿,应当区别于租赁双方的合同责任,适用不当得利、侵权损害赔偿等规则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75.
试论民事程序法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分析民事程序法与实体法的关系入手,认为两种法律之间存在相互独立而又相辅相成的关系;程序法既要具有对实现实体结果的有用性和有效性,也须具备必要的正当性和合理性,符合程序正义的价值标准;对程序正义的追求和保障是程序法最重要的价值功能。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的审判方式改革,进一步阐述了程序正义对于实现改革目标、建设法治国家的重大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76.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是直接关系到劳动关系双方的权利能否得到法律有效救济的制度.<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针对劳动争议仲裁时效制度在实践中产生的时效期间过短等诸多弊端,对劳动争议仲裁时效制度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突破.同时,这些规定在实践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进一步的明确和完善.  相似文献   
77.
模拟式教学不同于传统的模拟法庭。劳动争议处理法课程的特殊性质适合模拟式教学的适用并有着诸多的现实价值。文章以此为基础,重点探讨了模拟式教学法的组织和实施过程,以及在教学实践中要重点关注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78.
79.
1961年,毛泽东主席在武汉会见英国蒙哥马利元帅时说:"我的这些战友中,属这个粟裕最会打仗。"这是毛泽东同志给予粟裕同志戎马一生的高度评价。在粟裕成功的多种因素中,有一点与众不同,那就是他颇具公心与战略眼光。"立德":功名为下,公心为上  相似文献   
80.
"聘用合同"不是一个法定概念,理论上存在不同认识,在实践中使用较为混乱。聘用合同就其性质而言是一类特殊的劳动合同,应该就其特质单独立法。《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填补了聘用合同立法的空白,但仍然存在未充分体现聘用合同性质、聘用合同立法不成体系以及过于原则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