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20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口述前记】范贤彪,1993年任上海市政府办公厅综合处处长,直接从事实事立项工作;1998年至今任办公厅副主任,联系分管此项工作。1986年,时任市长的江泽民提出:要少说空话、扎扎实实,从上海经济发展战略出发来选择恰当的近期目标,用每年限时完成十几件看得见、摸得着实事的办法,  相似文献   
12.
上海,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摇篮,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上海工人阶级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和强烈的主人翁责任感。今年是五卅运动和上海总工会成立80周年,回顾上海工人阶级在党的领导下所发挥的历史作用,可以从中清晰地感受到党与工人阶级的血肉联系。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正式提出党务公开之后,党务公开就一直是全党和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在新形势下,推进党务公开对于规范权力运行,规避执政风险、化解执政危机、提升执政安全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这表明党对精神文明建设的认识更加深化,行动更加自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目标,具有自在的价值,同时也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保证。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进程中,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对物质文明的发展、现代化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能够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政治保证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比较…  相似文献   
15.
采访前记:提起20世纪90年代的上海产业结构调整,人们会不约而同地想到众多纺织姐妹的再就业。历史无情,在上海城市功能重新定位,向新的目标迈进的途中,曾经为上海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重大贡献的纺织业,不得不面临着一个艰难抉择——产业结构大调整!这意味着广大爱厂爱岗的纺织人要离厂离岗,这也意味着要面临多少艰辛与奋斗啊!然而,人间有情,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广大纺织职工迎难而上,同心协力,不断向世人展现新的面貌。在笔者采访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倪志华——这位老纺织人时,作为纺织系统的老领导,回首这段历史…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改革开放20年,上海农业一步步迈上新的台阶。这是上海广大干部群众不断解放思想,一次次观念创新,把改革开放事业引向深入的20年。经营方式创新──促成“两个飞跃”邓小平在九十年代初曾深刻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是又一个…  相似文献   
17.
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党经过艰辛探索和实践,积累了执政的成功经验。这些经验可以概括为“六个必须”,第一条是必须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会议同时指出,这些主要经验,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必须在实践中长期坚持并继续丰富和完善。这是对党的指导思想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原则的新概括和新要求,也对新形势下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8.
19.
一、贯彻十七大精神,要增强做好人大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谈到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时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并明确提出要扩大人民  相似文献   
20.
世界主要国家与我国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基本是依靠法律手段,而且中央政府的主导地位与地方政府的一定自主性并存。现实社会主义运动中,出现了苏联的高度集权与前南斯拉夫改革过程中的地方过度分权两种极端现象。我国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进程中,有必要吸取世界主要国家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经验教训,以构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央与地方合理分权的理性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