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1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2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党的十六大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就向党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代表生产力发展要求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也向我们如何促进生产力发展提出了更多新的课题。首先,研究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基本状况和特点,按照现代化的要求,改进生产力的配置,进一步提高工业化、社会化和市场化的程度。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在目前情况下,首先是要立足于提高现有生产力的总体水平。针对我国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的情况,要尽快完成由农业国向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在内的工业化国家的…  相似文献   
12.
13.
中央提出以人为本之后,引起了人们强烈的关注。这是一种历史进步。但在理论界和社会上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一些需要澄清的认识。有人认为,提出以人为本,是由于过去过分强调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出现不少问题,现在应当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向以人的发展为中心。其实,这二者并不矛盾,而是互相促进的关系。以人为本是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而不是否定,是为了更好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实现以人为本的基础和手段,没有前者就没有后者,经济越发展,物质条件越充分,就越能实现以人为本。在当今时代,具有创新能力的人越来越成为生…  相似文献   
14.
张洪春 《理论前沿》2002,(19):40-41
克服片面性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恢复事物的本来面目--全面性、完整性、整体性,推其如此,才能具有准确性.邓小平理论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有效的科学的思想方法.通观<邓小平文选>三卷,贯通全篇的就是这样的思想方法,从而形成了小平同志一贯的思想作风;善于从整体上来把握事物.例如:关于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民主与法制建设一起抓;党的基本路线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等等.他特别强调:一个人有两只手,不能一手软,一手硬,要两手都要硬.从整体上来把握事物,就有效地避免了片面性错误的发生,防止了"左"的或右的干拢.这种全新的观念我们称之为"整体观念",这种"整体观念"的观点我们称之为"整体论".  相似文献   
15.
现代思维方式──整体论的思维方式张洪春人类认识的发展是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人们通过实践活动而感知事物进而产生认识活动,只是这种认识活动才使思维"小宇宙"与大宇宙具有了同构性。思维世界和物质世界的同构性是世界统一性的内在联系,它在更深层次上表现...  相似文献   
16.
我们党历来重视语言文字工作,建国以来,制定了一系列的语言文字政策,取得了极大的成效。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汉语拼音化、推广普通话、简化汉字。汉语拼音化解决了汉字难读的问题,使表意文字向拼音文字发展。推广普通话解决了语言不通的问题,由于中国幅员辽阔,产生了众多的方言,甚至邻村之间由于方言不同,谁也听不懂谁说的话,这就不仅妨碍了思想的交流,而  相似文献   
17.
论审美观照     
“审美观照”自亚里士多德发难以来 ,一直到美学创立 ,始终是一桩公案。本文历数了哲学家、美学家、心理学家、历史学家和德国古典哲学对“审美观照”的看法。最后 ,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 ,提出了“审美观照”的本质内涵。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方法论角度 ,论述了从恩格斯到邓小平是如何解决对社会主义及其本质的科学认识的 ,从而使我们对这一问题的把握有一个比较清醒的头脑。  相似文献   
19.
论政策的科学性与科学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政策科学这个名称本身来说,就已经赋予了政策以科学性。政策要有科学性,这不仅是政策本身发展的必然归宿,同时也是时代发展对政策提出的必然要求。正如政策科学的倡导者R·M·克朗所说的那样:“人类已经发展到了历史上这样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人必须能够塑造自己的未来,否则就会因软弱无力而被希望的后果吞噬掉。因此,改善政策制定的质量和人类的命运第一次直接地联系了起来。”就是说人类已进入了必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