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3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18篇
中国政治   32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从传统的学术观点看,《论语》是一本中国文化经典,是以伦理学为主要内容的哲学著作。本文认为,《论语》充满丰富的中国文化智慧,从哲学、伦理学、教育学、文献学、卫生学等各自学科的观点看,它都堪称各学科的经典著作。但如果从政治学的角度考量《论语,》它从若干方面阐述了政治学的基本理论和人类在古代社会极具智慧的政治理念,因此,它又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古代政治学经典。东方的古代政治学经典《论语》恰好与西方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相辉映,成为人类文化史上的双璧。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一系列新论断、新要求中,集中阐述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铸魂育人的战略设计和总体要求。要求我们牢牢把握"办人民满意教育,立德树人"的高等教育发展内在要求;科学分析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高度自觉地顺应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新趋势;深入研究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驾驭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规律。深刻认识"三全育人"合力机制不健全问题、"德"与"学"如何有效对接问题和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与精准发力问题。从协同联动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大学文化创新、教育理念创新、方式方法创新等五个方面,把握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规律,使高校铸魂育人工作既能强基固本、形成常态,又能行稳致远、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3.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文化战线上的斗争实践中,经历了长期的艰苦的理论探索,形成了新民主主义文化观。认真研究新民主主义文化观,探讨这种文化理论的形成过程,是党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过去党史论文对新民主主义文化观很少论及,本文愿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外史学史表明,历史学的发展已经历了古代的述事史学、近代的分析史学两个阶段,而且,正在向着新的阶段——现代的系统史学迈进。从而,史学的思维模式也经历了两次转换。 一、由述事史学向分析史学发展,由单向性直观性史学认识朝着多向 性逻辑性方向演变  相似文献   
15.
胡锦涛同志在中共十七大所作的政治报告明确提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是一个崭新的命题。它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概括,又是对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认识,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出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智慧,往往能够给予人们有益的启示。在当代中国,中华和谐思想与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产生了历史与现实的关联性,它们具有互动的文化意义和文化价值。全面小康的社会,必须是和谐的社会,必然是和谐文化全面彰显的社会;和谐的社会及其和谐文化,必须以全面小康作为内容和基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从三个方面揭示中国传统和谐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互动意义与现实价值:一是在宇宙观上,达到天人关系的和谐,换言之,使社会主体与自然客体保持和谐相处,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二是在人际关系上,达到群我和谐,人我和谐,换言之,使社会成员之间和谐相处,形成良好愉悦的社会关系,使人与人之间和谐,家庭之间和谐,单位之间和谐,整个社会都和谐;三是在人与内心的关系上,做到身心和谐,保持平和恬淡的心态,正确处理好正义与利欲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名青年学者能在而立之年出版一本学术文集,的确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高兴的是,在各方面的支持下,自己的多年努力没有白费,取得了成果并得到了学术界和社会的承认与尊重。但我深知,路还很长,而我只是刚刚起步,因此,绝对不能骄傲。这正如业师章开沅教授在序言中所说的:“自满乃是学者停滞的开端。”一时的成功,只不过证明暂时的领先,为以后的发展打下一定的基础而已。在发展的过程中,每向前走一步,再回头看看,很有必要。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就是告诫人们要善于在每一阶段进行总结,以便不断取得新的收获。反思自己的成长经历,检讨…  相似文献   
18.
张艳国  彭白云 《求索》2013,(11):47-50
从1955年新中国发行粮票,到1993年废止粮票,粮票及粮票制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上存在了近四十年时间,我们可以将它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粮票制度定型阶段;二是粮票制度相对混乱阶段;三是粮票制度逐步走向松动并最终消亡。新中国粮票及其粮票制度的兴废,在中国现代经济史、中共党史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也有着与生俱来的鲜明社会特征和时代特征,对此展开研究,有助于把握新中国粮票及其粮票制度的社会影响及其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9.
试论完善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迫切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艳国 《新东方》2002,(5):15-18
市场经济是建立在契约关系基础上的信用经济。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银行经营的根本,是社会资源配置的基础方式。当前,我国信用制度、信用环境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社会信用恶化已严重阻滞了经济金融的良性发展,直接造成银行业务经营的萎缩、高险与低效。银行信用是社会信用的主导与核心,要完善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必须系统研究银行信用存在的问题、造成问题的原因和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主动权:社会意识形态安全的一个解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私有制社会里,统治阶级执掌政权,除了在经济、政治上居于支配地位外,还要在文化上,最重要的体现是在社会意识形态方面也必须取得领导地位,发挥支配作用,驾驭复杂多变的思想形势和发展趋势。这种地位和能力,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主动权”。重温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意识形态格局及其主动权的论述科学总结并吸取古今中外执政者治国理政在社会意识形态问题上的得失成败和经验教训,我们一定要重视社会意识形态安全问题,并把它放置到构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复杂而曲折发展的大环境下,加以重视和考量。对于执政党来说,确保社会意识形态安全,是面对历史的挑战、现实的挑战和外部世界的挑战的必然回应。确保并维护社会意识形态安全,要不断提高社会意识形态方面的社会整合能力,善于科学处理多样化的社会与一元化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关系、解放思想与统一思想的关系、社会和谐和思想斗争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