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中国共产党   34篇
中国政治   10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1.
张艳涛 《桂海论丛》2013,(1):107-110
当代中国社会问题大多都源于结构性问题。结构性视角可以成为分析和破解中国社会问题的一个有益视角。社会结构性问题的破解.社会结构性矛盾的解决,要求创新社会管理思路。社会管理创新是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深刻变革,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社会经历了结构性变迁之后的必然抉择。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路径是有序推进社会结构性改革,培育公民社会和社会组织,注重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最终建构出以公正为基础的三维制衡的现代社会结构。  相似文献   
12.
现代化的“中国样本”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有原则的实践,既具有独特优势,也面临特殊难题。中国式现代化既然是“中国式”的,就自然具有中国特质。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关键是要精准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质。中国式现代化遵循“互鉴性文明”“整体性文明”“竞合性文明”逻辑,超越“单一线性论”,体现了现代化的多样性与“时空压缩”效应;超越“单向度论”,体现了现代化的全面性与“协调发展”效应;超越“国强必霸论”,体现了现代化的和平性与“文明发展”效应。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西方现代化道路不同:从发展进程看,中国式现代化是“并联式”的现代化,而西方现代化是“串联式”的现代化;从建设内容看,中国式现代化是坚持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现代化,是“五位一体”的现代化,而西方现代化特别是早期的现代化则是单维的;从建设成效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超越了西方现代化“串联式”发展逻辑,表现出以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为特征和注重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并联式”发展逻辑。中国式现代化是发展起来的中国对人类作出的创新性贡献。  相似文献   
13.
“六大思维能力”,其本质是马克思主义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在治国理政实践中所形成的科学思维方式,因而具有深刻的哲学内蕴。它们既相辅相成、融会贯通,又内涵各异、各有侧重,共同构成完整的科学思维体系。强化战略思维能力与底线思维能力是党员干部思维能力训练的总目标,强化辩证思维能力与历史思维能力是党员干部思维能力训练的必修课,强化创新思维能力与法治思维能力是党员干部思维能力训练的时代要求。强化“六大思维能力”,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深入思考“世界之问”“时代之问”“人民之问”的基础上,自觉加强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15.
和谐社会的文化意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艳涛 《求实》2005,1(8):34-37
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不是一种社会形态,而是一种社会状态和价值追求,因此和谐社会具有深厚的文化意蕴。所谓和谐社会,并不是无矛盾、无差别的大同社会,而是一个各尽所能、各得其所、人的能力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现实地说,和谐社会的特征是有共识、可包容、双赢、共生、有共同价值观与发展目标的社会。深入挖掘和谐社会蕴涵的文化意蕴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6.
张艳涛  张瑶 《前线》2017,(6):12-16
自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来,一些人把新发展理念中的"共享"等同于均等、均分,这是对共享理念的曲解和误解。共享发展不仅是当代发展伦理的"中国表达",更是为当代中国破解发展难题提供的"中国方案",是中国发展的"价值基因"。  相似文献   
17.
文化按其本性既具有经济上的“文化产业化”的向度,也具有人文上的“文化的人化”的向度,比较而言,前者侧重于追求“经济效益”的“文化产业”,后者侧重于追求“社会效益”的“文化事业”。文化作为一种“产业”强调的是对外“竞争力”,文化作为一种“事业”,强调的是对内“凝聚力”。在当代中国,“文化的产业化”被过多地强调,而“文化的人化”则相对被冷落。当代中国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不能厚此薄彼,也不可顾此失彼,而应遵循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在“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之间寻求平衡与张力。  相似文献   
18.
在2018年,"普世价值论"主要表现为全球化和"逆全球化"博弈更加激烈,世界力量转移加速,全球治理赤字更加突出,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失衡导致"双重标准"凸显,现代化道路选择成为焦点。鉴于"普世价值论"具有欺骗性和迷惑性,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已经打响,因此,有理有力地批驳"普世价值论"仍然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9.
怎样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如何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这不仅是个重要的理论问题,而且是个重大的现实问题。历史经验表明,什么时候我们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就强,社会主义实践就发展得好;反之,马克思主义就丧失吸引力,就会给社会主义实践带来挫折。  相似文献   
20.
主持人语     
<正>"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新时代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围绕这一主题,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基层组织进行了创新的实践探索,全国党校(行政学院)系统"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理论研讨会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