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11篇
中国政治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徐则浩 《江淮法治》2010,(15):57-58
安徽省陈独秀研究会1996年6月成立以来,在老前辈、老领导魏心一、郑淮舟、欧远方的关心和指导下,在以沈寂教授为会长的一个团队主持下,不仅在十分困难的局面下支撑着办下去,而且办得好,团结和扩大了一批陈独秀研究的队伍,还不时举办专题研讨会,  相似文献   
12.
在省委的支持和指导下,在一批德高望重的老同志的关心下,由安徽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安徽省委党史研究室联合编纂的<安徽革命史画册>,经过编纂人员四年多的辛勤努力,现在终于出版了.  相似文献   
13.
徐则浩 《党史纵览》2007,(10):42-45
王稼祥在1945年中共七大中央委员选举中落选,出乎很多人的意料,由此也引起了一些人对毛泽东和王稼祥之间关系的猜疑.实际上,毛泽东在七大上做的《关于第七届候补中央委员选举问题》讲话中,对这个问题有过解释.  相似文献   
14.
安徽素以人才辈出,群星璀璨著称。到了20世纪,更以出了众多蜚声海内外的革命家、政治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军事家,而使安徽人民自豪。对中国革命事业作出过诸多重要贡献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王稼祥(1906—1974)就是其中的一位。 王稼祥是安徽泾县厚岸乡人。1906年8月15日(光绪三十二年六月二十六日)出生于厚岸村。1913年,稼祥7岁时,进入由族叔王惠州于当年创办并担任校  相似文献   
15.
难忘习仲勋     
每次看到手中的这张照片,都让我想起与习仲勋的一次难忘的对话。 那是1989年11月1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安徽厅举行《王稼祥选集》首发式过程中,在我接受习仲勋垂询时,由贺捷生临时抓拍的。  相似文献   
16.
今年8月5日是王稼祥诞生90周年纪念日。王稼祥在为中国革命事业奋斗的一生中.同上海结下了不解之缘。在革命战争年代,他先后三次在上海:第一次,1925年8月—10月在上海大学附中;第二次1930年3月从莫斯科回到上海,次年3月上旬离开上海;第三次,1937年3月从陕北到上海,同年6月离开。他能够发展成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卓越的马克思主义者,在党的历史上作出诸多重要的贡献,是同他三次在上海受党的培育、锻炼、考验和掩护是分不开的。王稼祥是在五卅运动后,于1925年8月来到上海,转入上海大学附中部高中三年级学习的王稼祥是安徽泾…  相似文献   
17.
自从人类社会有了商品交换和货币以后,金钱就成了一个怪物。有没有金钱及拥有多少金钱,是衡量人们物质生活贫穷和富有的标尺。在私有制社会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金钱支配着人们的生活,甚至支配着人们的灵魂。因此,对金钱如何认识,采取何种态度,构成人们世界观的一个重要内容。历史上一切进步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有识之士,总是鞭笞那种财迷心窍的拜金主义,主张做人要有不依附于金钱的独立的人格。王稼祥就是一个范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