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1篇
中国政治   17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20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本文论述了马克思、列宁、毛泽东、邓小平关于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和政策主张 ,分析了其各自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色以及相互之间的继承与发展关系 ,总结了应该吸取的经验教训及其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52.
在全球老龄化背景下,社区照顾逐渐成为一种主流的养老模式。我国人口的老龄化与高龄化、家庭照顾功能的弱化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照顾问题凸显,发展城市社区照顾已成共识。本文通过对老年人日常生活照顾需求的分析,在简要阐述社区照顾理论与起源的基础上,提出目前我国已具备发展城市社区照顾的基本条件,初步探索出城市社区照顾发展的目标模式。  相似文献   
53.
当前我国社会平稳且理性转型的现实基础基本筑就,政协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对走向社会公共事务的多元共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政协要在法律规定和政策支持下,奠定社会公共事务治理重要行为主体之一的角色地位,进一步拓展政协社会价值及其理论和实践发展的空间。通过充分发挥政协组织独特优势,利用所联系的各个民主党派、社会组织和国内外各界民主爱国人士,促进政策的科学性和回应性,在推动市民社会发展和政府与市民社会两者关系的整合中发挥一己之力,以达到在较大范围内推动社会公共事务治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54.
社会管理创新范式:协同治理中的社会组织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管理创新就是通过更新社会管理理念,构建新的社会管理模式,形成新型社会管理格局,建立起促进和谐的社会机制。协同治理强调除政府外,市场、社会组织同样可以成为社会管理主体。社会组织具有服务多样、灵敏高效等特点,是实施政府职能的重要组织力量,又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必备的支撑体系。引入社会组织作为社会管理主体,以协同治理应对政府和市场协调的失败,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能最大程度地促进和保障公民权益。  相似文献   
55.
发展集团经济扩大对外开放徐祖荣进入二十世纪下半叶,全球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一个重要的经济现象──经济区域集团化。随后,区域集团内部的经济活动越来越频繁,集团成员国获取的利益越来越多。这就为我们提出一个问题:处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时期的我国,如何认识我国所...  相似文献   
56.
党在新时期治国理政的战略决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者按: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这个纲领性文件将载入党的文献史册并成为我们在新世纪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57.
城市社区照顾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祖荣 《中国发展》2008,8(1):28-33
在全球老龄化背景下,社区照顾逐渐成为了一种主流的养老模式。中国人口的老龄化与高龄化、家庭照顾功能的弱化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照顾问题凸显,发展城市社区照顾已成共识。该文通过对老年人日常生活照顾需求的分析,在简要阐述社区照顾理论与起源的基础上,提出目前中国已具备发展城市社区照顾的基本条件,初步探索出城市社区照顾发展的目标模式。  相似文献   
58.
徐祖荣 《求实》2001,(5):54-56
农业结构调整 ,是我国农业在相当长时期内的客观要求 ,是解决我国农产品质量不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根本途径。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中 ,要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把握提高质量和效益这个中心环节 ,面向市场 ,依靠科技 ,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在优化品质、优化布局、发展乡镇企业、搞好小城镇建设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59.
在我国社会救助的主体结构中,政府固然是第一责任主体,但受政府财力所限,政府救助存在许多盲点,有相当一部分社会成员游离在政府救助的保障网之外.从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尚不发达的国情出发,帮助社会困难群体的职能不能只由政府单独承担,应发挥各方面的力量,使社会救助逐渐形成由政府包揽过渡到政府和非政府力量共同参与的社会机制.  相似文献   
60.
在我国社会救助的主体结构中,政府固然是第一责任主体,但受政府财力所限,政府救助存在许多盲点,有相当一部分社会成员游离在政府救助的保障网之外.从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尚不发达的国情出发,帮助社会困难群体的职能不能只由政府单独承担,应发挥各方面的力量,使社会救助逐渐形成由政府包揽过渡到政府和非政府力量共同参与的社会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