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40篇
中国政治   37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2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13 毫秒
51.
历史告诉我们,在艰难创业的过程中,特别是在我们的事业出现困难和危机的时刻,领导班子成员的互信互助,密切配合,齐心协力,同舟共济是非常重要的。毛泽东和周恩来的成功合作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相似文献   
52.
邓小平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思想、政治基础。邓小平积极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发扬民主、依法治国,坚决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稳定的社会秩序。邓小平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主张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要求妥善处理党内外、国内外关系,为构建和谐社会指明了政治方向。邓小平关于如何解决城乡之间、先富与后富之间等关系的论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指针。  相似文献   
53.
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强势阶层和弱势阶层关系的和谐至关重要。现阶段在我国,干群关系、劳资关系、富人和穷人的关系是一种强势阶层和弱势阶层之间的关系。如何实现其关系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4.
习近平关于高压反腐重要论述有着丰富的理论内涵,其核心涵盖了从严治党、有贪必肃、筑牢防线、标本兼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等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压反腐重要论述在实践中取得了卓越成效,党内法规日益完善、党风逐渐好转,反腐败的方式方法得到创新、巡视工作不断加强,国际追逃追赃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反腐败斗争取得了压倒性胜利。当然我们决不能因为胜利就可以松口气,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未来要继续深入贯彻习近平关于高压反腐重要论述,需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强化对“一把手”的监督,制度治党与思想教育相结合,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相结合。  相似文献   
55.
提到什刹海,总有道不完的情缘、看不够的景色、诉不穷的回忆、说不尽的故事……北风习习,时常想起儿时在什刹海上溜冰。想起茬琴拔份儿远去的发小,从二环里到二环外……一切的一切都在,萦萦绕绕挥挥洒洒,惊惊徒铭幻幻化化。唯一挥之不去的,是那一缕缕一簇簇,与什刹海的情缘佳话……什刹海的四季总是令人流连忘返,而冬日的什刹海更是有其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56.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中国社会改革的重要方面。如何跳出集权与分权的恶性循环、继续保障经济增长和深化改革现有体制,对于建设现代民族国家和实现人民民主具有重要意义。中央与地方权力结构设置的不合理,地方权力制约机制的不健全以及现有民主制度不发达等因素,造成了公共权力的异化现象。需要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监督体系的构建,道德、权力、权利、程序的制约以及公民社会的壮大来维护中央政令的权威与保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活力,最终实现社会正义与和谐。  相似文献   
57.
58.
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后,周恩来在知识分子问题上有着正确的认知,并努力付诸实践。他把新中国的知识分子定性为劳动人民一部分,阐明了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周恩来在知识分子问题上的正确认知和实践,促进了新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起步和发展,调动了广大知识分子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对新时代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9.
考察了李大钊留学期间接触日本的社会主义思潮后思想变迁的轨迹,探讨了五四前后李大钊是如何将这一科学理论传播到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和民众之中的,又是如何同非马克思主义思潮进行争论的,分析了李大钊早期传播的理论特色和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60.
新中国成立后大规模的现代化建设始于“一五”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周恩来亲自领导绘制了新中国现代化的最早蓝图。经过全国人民齐心协力、艰苦奋斗,“一五”计划提前胜利完成,以重工业为重心的大规模建设的全面展开使新中国向着现代化方向迈出关键一步,为当今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奠定了重要基础。周恩来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所付出的大量心血和艰苦努力具有开创性的奠基作用,“一五”时期的现代化探索对当今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实践仍有重要的现实启示意义。中共二十大报告阐明的中国式现代化五大特征中,包含着周恩来在早期探索中提出的正确思想和经验总结。新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艰苦奋斗、不懈追求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