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3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马克思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是共产党人的基本理论依据,但是要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从发展的角度看,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要从马克思创立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历史背景和目的出发,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拓展劳动的范围,重视除生产性劳动和体力劳动以外的劳动,从而指导社会主义实践,丰富和发展劳动价值理论。  相似文献   
12.
市场经济对人们道德观念的形成有着决定和促进作用,同时,人们的伦理道德观念对市场经济的健全和完善也具有强大的反作用。道德与经济两者之间既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又相互依赖。本文从分析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出发,阐明两者之间的相互协调对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正常运行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并对如何建立一套适应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体系,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高等院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由于高校主体力量的特殊构成,使得高校要承载此重任,必须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本内容的和谐校园,形成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建设和谐校园的有效互动。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出发,分析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和谐校园建设的相互关系,提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和谐校园建设的基本思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确引导和谐价值取向、倡导和谐的理想信念、建立和谐的社会道德规范、培育和谐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4.
经济增长包括经济增长的数量增加和质量提高两个方面。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集中体现为经济效益的提高与社会的和谐。我国经济增长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为此,我国的经济增长必须贯彻和实施科学发展观,这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必然要求,也是稳定增长的可靠基础;同时我国的经济增长必须遵循自然和谐和社会公正两大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5.
王金菊  徐鼎亚 《前沿》2007,(9):212-213
农民工是城市建设的基础力量,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关注农民工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本文从危害农民工的安全隐患出发,分析造成农民工安全的原因及其对城市和谐构建的影响,提出消除农民工的安全隐患、构建城市和谐,必须加强保护农民工安全的立法,改善他们的作业环境,加强企业教育,提高农民工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16.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具有生命力的源泉。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始终是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的理论武器,是因为它始终贯穿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相似文献   
17.
人类近代历史进程表明,解放思想是理论发展和变革社会与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表明,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生命力的不竭源泉,是推动和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