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2篇
世界政治   12篇
外交国际关系   42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7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1.
中美关系与中国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6年,国际格局调整加快,世界热点问题升温,大国协调进一步展开,中国外交硕果累累。2007年,世界将进入深度调整,国际形势总体趋向缓和,但局部紧张可能加剧,尤其是伊朗核问题有可能升级,中国外交则在面对新机遇的同时有可能遭遇更复杂的挑战。鉴此,《现代国际关系》编辑部于2007年1月6日举办“2007年国际大势前瞻”研讨会,特别邀请30多位京内外专家学者在总结、回顾2006年国际形势的基础上,着重对2007年国际形势及中国外交的变化趋势进行前瞻性分析。现将研讨会主要观点辑录如下,以期有助于读者更准确把握国际形势走向。  相似文献   
42.
开辟雅典黄金时代的伯里克利持有明晰的治国大战略,其战略的根本目的在于造就和维护作为辉煌的民主城邦及其帝国的“伟大雅典”。然而,需要指出的是,伯里克利的大战略在他在世的时候即已开始失败。导致失败的最致命因素是希腊文化中独具特色和相对新颖的雅典政治文化。伯里克利企求的雅典荣耀遭致众邦敌视和抗拒,最终促使帝国覆灭;他作为首要人物助成的冒险、革新、不甘安宁和想望扩张的雅典国民性格,连同以战时勇敢为最高荣誉和美德的希腊传统文化精神,与他依凭来进行战争的战略相悖,并且最终占了上风;他对智慧和理性的崇信,使他关于开战和作战的战略预计或规划产生若干严重缺陷,同时导致或加剧了凸现于雅典政治文化中的致命的“傲慢”。伯里克利的大战略未能承载“伟大雅典”,后者最终毁于他参与启动但未能打赢的战争。  相似文献   
43.
由于反恐和对伊拉克军事占领牵制了美国的资源和精力,削弱了美国的政治和军事同盟,甚至大大弱化了美国内部的凝聚力,以及美国权势的长远结构性羸弱,美国在"9·11"事件后一度拥有的道义优势和国际权势发生逆转,面临严峻挑战.同时,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平发展,将在一定程度上规定国际政治文化及对外战略文化的方向,由此影响和参与塑造世界秩序方向.  相似文献   
44.
"9·11"后三项重大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当前 ,与“9·11事件”有关的重大问题有三个方面。一是关于恐怖主义的定义。本文认为可以从行为者、手段、对象、目的这四个方面来界定和分析恐怖主义和恐怖行动。二是“9·11”恐怖袭击及其制造者、精神引导者和支持者在目的和手段两方面都没有正义可言 ;应当以关于一个根本问题———政治行动的目的与手段之间关系的合理的思考、讨论和辩论来补充我们的政治文化和伦理。三是“9·11事件”至今 ,国际关系已经出现了两大方面的局部重组趋势 :(1)穆斯林世界以外的国际关系变化 ,(2 )原先一向作为美国至关重要的盟友的若干穆斯林国家同美国的显著疏离。我们应当站在全局的和历史的高度来看待并有效打击恐怖主义。  相似文献   
45.
自由主义与美国对外政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在美国对外政策思想研究中,国内外学界的关注目光偏重于新保守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自由主义思想,从而落后于美国政治和对外政策舆论方面的某些变迁趋向。本文回顾了自由主义的历史,认为自由主义与现实主义、“杰克逊主义”并列为美国外交思想传统的三大主题,至今在美国仍具有广泛的舆论市场,并在其对外政策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6.
中国和日本都在实行某种总体上对于对方的战略“双轨”方针,一方面谋求在有限程度上改善关系,另一方面继续进行战略对峙和战略预防。中国需要进一步稳定目前的中日关系,继续缓解对抗,防止军事冲突,同时依靠缓解对抗来阻滞日本行进中的解禁集体自卫权进程。美韩两国在韩部署“萨德”反导系统的决定导致中国强烈愤怒,中韩关系随之急剧和显著地恶化。然而,争取和维持韩国对中国的基本或起码友善这个重大利益依然存在,它密切地关系到防止和制止朝鲜半岛成为美国针对中国的战略/军事堡垒,因而中国对韩国要不将任何基本的事情“做绝”,尽可能不主动损伤中韩关系多年发展造就的每一项已有的重大成果。中国在朝鲜和朝鲜半岛问题上有六项很经久的核心利益或重大利害,它们都对中国至关紧要,因而总的来说不能扬此抑彼,更不能舍彼取此。必须估计到,朝鲜问题上对中国总的来说有利的、基本和平地解决问题的时机早已过去,今后该问题的前途对中国来说都严重不祥。因而,从长远出发特别重要的是,对朝决不将任何基本的事情“做绝”,防止或阻止朝鲜持对华持久敌视态度;任何情况下都决不容许美国和美韩同盟在军事上控制朝鲜半岛北部。  相似文献   
47.
时殷弘 《欧洲研究》2005,23(6):1-13
大革命使法国突发空前宏伟的国力,并形成了由革命意识形态塑造的总体性对外目标,拿破仑则基于大革命的政治和军事创新,征服和控制了差不多整个欧洲大陆。在目标和手段两方面,国际政治都发生了可称为“国际革命”的基本转换。然而,三大机理导致了空前强大的拿破仑帝国的败亡:第一,侧翼大国——英俄两国进行了抗击欧陆霸权的决定性奋战;第二,所谓“大洋原理”(海权)阻扼了旨在横霸欧洲的“大陆原理”(陆权);第三,法国侵略激发了广泛的反法民族主义,从而使得出自法国革命并作为拿破仑一大力量依据的现代民族主义成了帝国的一大克星。拿破仑战争导致权势趋于向欧洲两翼集聚,一个世纪性的历史进程即传统中心的衰落和侧翼大国的兴盛出现了重大的阶段性飞跃。  相似文献   
48.
当前和可预见的未来时期内,最重要、最易波动的是中美战略军事竞斗,或曰中国和美国与美国同盟和联盟体系之间的战略军事对抗互动。美日同盟进一步加强对华备战,特别是针对台湾问题的基本局势,台海两岸间爆发战争情况下日本伙同美国的对华联合备战,已开始愈做愈实、愈做愈升级。美日就东海采取更周全的联合军事行动,并显著扩大合作范围。印太联盟创设美国主导的多维和灵活可扩的对华备战架构。印太四国互相间针对中国的军事合作愈益突出。印太联盟针对中国推进自身扩展,争取直接间接地包括作用特别重要的英国以及欧盟主要国家,并与北约密切勾连。在韩国政府允许甚而协力下,美韩同盟开始潜在地急剧趋向对华军力建设。中美战略军事对抗互动局部消停与重新紧张反复交替,将成为“新常态”。  相似文献   
49.
2008年12月19日,"中国周边外交战略"学术讨论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召开,亚太所所长张宇燕教授主持了会议。来自国内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有关学者出席了会议,并就当前中国周边外交存在的问题、周边地区在中国未来总体外交战略中的定位、以及在新的国际环境下开展周边外交的策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沟通。为了反映这次会议的思想成果,本刊特设此专题,与广大读者交流。(稿件根据发言录音整理,并经作者本人审定)  相似文献   
50.
时殷弘 《当代世界》2011,(11):18-19
在当今时代,国际关系概念或范畴意义上的人道主义干涉有其一定的、进步性的法理和伦理依据,并且有一部分应予肯定或容许的政治原因。然而,也是出于法理、伦理以及政治上的重大理由,人道主义干涉在理论上或实践中都须受到严格的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