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51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晓农 《党史纵横》2003,(12):24-25
张文荣,与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大多数志愿军战俘的最终命运不同,在经历了半年的战俘虐待之后,被美军押送到日本东京涩谷区740号接受情报机构训练,强迫其充当特务。 还有什么比沦落为祖国的叛徒、人民的敌人更为可耻的吗?张文荣内心充满了悲愤难抑之情,他想用结束自己生命的方式去抗争,最终,他打消了这个念头,开始寻找机会复仇。当他以惊世壮举炸毁了敌机,逃出了魔窟后,张文荣却被送回国内拘押审查达七年之久。 2000年6月,一份迟到了整整43年的平反决定终于为这位志愿军老兵的人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相似文献   
102.
山西省武乡县王家峪八路军前线总指挥部,发报机的电讯声响个不停。机要秘书拿着一份刚刚译出的电报,匆匆来到前厅房间,交到朱德手上:“总司令,刚刚收到的。” 八路军总司令的目光掠过电文,将电报交给坐于旁边的副总参谋长左权,说了一句:“晤,这还差不多。”  相似文献   
103.
不怕离婚端午节过后的赣南,天气日渐火热起来。邓小平垦挖的山上没有能够遮阴的树木,上午辰时一过,地上就热气升腾,令人汗流不止,隔不到半个钟头就得喝水。所幸山下的田湾里有泉眼,灌满竹筒就够他半天喝。酷暑下的繁重劳动,对邓小平来说并不可怕。他16岁在法国勤工俭学的时候当过轧钢工人,每天累得腰酸背疼,硬是挺过来了。现在正是30岁的青壮年岁,吃点苦也算不了什么。至于这次被撤职、下放劳动,也谈不上可悲可哀。自己从立志献身共产主义事业起,压根儿就没想到当什么大官,想的是为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倾尽自己的努力,只要从心眼…  相似文献   
104.
晓农 《党史博采》2007,(9):41-45
当时光在岁月的嬗变中过去了80用年之后,参加过井冈山工农武装割据的人们,无论是朱毛红军的将士,还是地方上的工农兵苏维埃干部、赤卫队员,健在者已经非常之少了。至今为止,井冈山红军中的健在者全国只有三位。他(她)们是肖克、杜修经和彭儒。而前两位还是同为一百岁的寿星。在纪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80周年之际,遥忆当年的峥嵘岁月,历史的册页中依然留下了两位百岁寿星投身井冈山斗争的身影。  相似文献   
105.
红色“煞星”作为湘赣省委书记、军区政委兼司令员,陈洪时的叛变,象大地震那样撼击人心,象堤坝撕口那样引起连锁倒塌。就在谭余保于棋盘山组织临时省委、重新布置斗争的会议期间,令人震惊的坏事连连发生。先是莲(花)安(源)萍(乡)中心县委苏维埃主席尹学鉴杀害了在那里指导工作的省苏维埃副主席刘燕五后,公开投敌。接着,现任临时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的周杰带着老婆逃下山去。周杰是棋盘山会议后直接从山上逃跑的头一个重要人物。周杰任过湘赣省军区参谋长,红五团团长,对于临时省委机关及红军游击队的所有情况了如指掌。陈洪时投…  相似文献   
106.
晓农 《党史文汇》2000,(8):23-27
南京被解放军攻占的这一天--1949年4月24日,清晨7时,中国人民解放军第8兵团第35军军部门口,哨兵拦住了一个旗袍素装的中年妇女,她说马上要见何希克政委.带哨的班长弄不明白这位指名要见军政委的妇女为何等人物,只得速去通报.  相似文献   
107.
晓农 《党史文苑》2009,(11):24-30
大革命时期担任中共永新临时县委常委、县妇女部部长的贺子珍,从家乡永新来到井冈山。  相似文献   
108.
晓农 《党史文苑》2008,(9):32-36
“永新无数佳儿女”,“烈士八千磊落才”,这是郭沫若1965年6月到永新时写下的赞诗。井冈山下的永新县,历朝历代英才俊杰辈出。据统计,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永新有参加过长征的师以上军政干部300余人。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战斗在朝鲜战场上的永新弟子中,军级干部就有8人!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是永新人民的光荣和骄傲,也是井冈儿女的荣耀。本文所要展现的,是这8位军级干部在异国战场上的豪气和风采。  相似文献   
109.
晓农 《党史文苑》2000,(6):42-45
抛女受命   唐义贞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庆祝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闭幕的第二天—— 1931年 12月 29日,她在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叶坪,生下了一个女儿。她不假思索,将小孩取名为叶萍。   21岁的唐义贞,是 3个月之前,由上海团中央机关秘密进入中央苏区的,一路上与何叔衡扮作父女,通过了国民党军队的许多关卡岗哨。她的丈夫,共青团中央组织部长陆定一,还留在上海从事地下工作。苏区中央局考虑唐义贞产期临近,暂时没有分配她到最需要的基层去,而是让她在少共中央机关担任收发员。   这是唐义贞第一次生…  相似文献   
110.
晓农 《党史博采》2005,(3):15-19
新中国的诞生,是无数革命烈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1951年3月4日,政务院民政部颁发了全国革命烈士证书。这是江山鼎定后的一件政治大事,证书和名单的序列由毛泽东主席签发。毛主席凝望着盖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印”的烫金证书,神情庄重地思考了好几分钟,然后拿起序号为“壹”的那一张,用毛笔遒劲有力地签下了“段德昌”的名字,接着在第二、三张,分别签下了方志敏、黄公略等10人的名字……段德昌,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号烈士。这是一种至高无上的殊荣,是党和人民对他的革命功绩的最高褒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